【新闻随笔】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科学家精神的种子
创始人
2025-08-19 03:00:54
0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新闻随笔】

  2025年秋季开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将增添一篇新课文——《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读罢文章,深感其中不仅饱含着作者对科学家的深情致敬,而且折射出大众对高尚品格的无比推崇:卓越科学家所秉持的精神,当如璀璨星光,照亮青少年的前行之路。

  南仁东的故事,读者无不动容。他20多年如一日,保持执着与坚忍,在贵州喀斯特山区探索科学的奥秘,最终铸成国之重器。文章以平实的叙事、鲜活的情节将自主创新、艰苦奋斗等宏大命题转化为青少年可感可知的行动逻辑,其中传递出的理想信念或可影响学生的认知,并成为他们求学之路的重要一课。

  回望新中国的科技史,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为时代的精神图谱不断增添光彩。从钱学森挣脱重重阻碍毅然归国的爱国情怀,到袁隆平一生扎根稻田只为端牢“中国饭碗”的家国担当,再到屠呦呦经历上百次试验失败依然锲而不舍的坚毅……这些科学巨匠的名字,勾勒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脉络。这份精神财富是青少年构建价值认同的重要资源,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力量。今天,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应传播好弘扬好科学家精神,让其成为青少年价值追求的坚实内核。

  科学家精神的传承,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内在价值的深耕。当科学家的故事走进教材、走进课堂,其深意已经远超知识传授的范畴,必将带来对担当、奉献、创造等品质更强烈的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同。这种认同的生成,取决于社会整体如何定义榜样、塑造风尚,能否发挥好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让科学家精神在潜移默化中融入青少年成长,整个社会崇尚理性探索、尊重学术奋斗的共同信念会更加牢固。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家的故事入选教材,不仅有助于青少年构建良好的价值观,也将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让科学家成为青少年追的“星”,需要多措并举、多点发力,为青少年营造重视科学、崇尚创新的成长环境。例如,贵州省平塘县以“天眼书屋”为载体,通过开展南仁东事迹讲座、天文科普互动等活动,深化学生对科学家精神的理解。北京市一些学校将袁隆平院士的水稻种植技术、王选院士制作穿孔纸带的事迹融入学生的课堂中,让学生在获取相关知识技能的同时感受科学中的人文底蕴。陕西省西安市开展“科学家进校园”活动,中小学聘请科学家或者大国工匠担任科学教育副校长,通过教学课程、讲座等形式,让青少年在追随榜样的过程中确立志向、锤炼品格。

  科学家精神所彰显的求真品格、理性思维与时代担当,是一种能穿透浮躁、抵御虚妄的精神资源,这种精神资源本身就是一个国家日益走向富强的文明底色。当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科学家的故事中找到榜样,科学家精神的种子就会在他们心中悄然发芽。我们将看到的,是中华民族的创新基因在新一代“追星”者的血脉中奔流不息。

(作者:刘洋,系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小米汽车司机超车致对向车4死,... 8月18日,河南临颍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情况通报称,8月17日,部分媒体在网上发布或转发“小米汽...
耀州窑牡丹纹执壶 (来源:辽宁日报)转自:辽宁日报耀州窑牡丹纹执壶造型美观,壶盖呈帽状,圆钮,有两孔。肩部为一周剔花牡...
《再回西游》提升游客过夜率 转自:贵州日报 游客观看《再回西游》。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玉山 摄 本报讯(记者 胡玉山...
所谓“旧金山和约”非法无效 台... 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记者 邵艺博 马卓言)针对台湾地区外事部门负责人有关言论,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
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 (来源:河北日报)转自:河北日报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河北省统计条例》等三部法规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