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店合一” 如何重新定义一碗青海拉面
创始人
2025-08-19 02:36:10
0

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江西沟镇莫热村的“三店合一”青海拉面店内,拉面师傅正在展示粗细不一的拉面。

逼真的青海拉面模型。

位于南京的“三店合一”青海拉面店内的高原臻品展示柜。

青海拉面人展示精湛的拉面技术。

西海新闻记者 周建萍

从青藏高原的青稞麦香到各地街道的汤面香气,青海拉面从来不只是一碗简单的食物。

当3万多家门店在全国版图上飘香时,青海拉面正被赋予更光荣的使命——成为青海拉面经营店、“净土青海·高原臻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展销店,“大美青海”文旅宣传店。“三店合一”模式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为青海拉面产业注入全新活力。

破局而生:从“一碗面”困局到“三店合一”新局

立秋的清晨,青海湖畔莫热村的中国青海拉面店早已开门迎客。

面匠揉好的面团在案板上发出“嘭嘭”的声音。热腾腾的高原牦牛浓汤鲜香飘散,但如今的景象已大不同以往——崭新的灯箱招牌宣告着这家店的新身份:既是传统青海拉面店,更是高原农畜特产展销中心和大美青海文旅宣传窗口。

走进店内,原有的空间格局早已发生质的变化:核心的拉面厨房透明敞亮,拉面师傅精湛的手艺化作视觉享受;紧邻的特色农畜产品展销区,牦牛肉干、有机黑枸杞、高原菜籽油等商品琳琅满目;电子显示屏上,大美青海的四季胜景循环播放,每一帧都让食客在等待的间隙,沉浸在高原的壮美与诗意之中。

“在这样的店里吃一碗拉面,是味觉、嗅觉、听觉、视觉上的一种享受。”来自广东的游客刘先生连连称赞。

这样的转变并非偶然。截至目前,青海户籍拉面从业者在全国开店数量达3万多家,主要分布在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为重点的337个城市,国外拉面店数量72家,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阿尔及利亚、柬埔寨、泰国等35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实现经营性收入突破200亿元。

然而繁荣背后,行业隐忧日益凸显。青海省拉面产业行业协会会长马丽萍介绍,经过40多年的发展,青海拉面已成为老少皆宜、家喻户晓的大众化快餐美食。站在拉面产业提档升级的关键路口,越来越多的拉面人意识到拉面产业正面临着改革与转型,不仅要从机制层面求变,更应从制度层面升级。

破局之策在政策蓝图中清晰浮现。为加快拉面产业优化升级,结合省情实际,2023年9月,《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青海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印发实施。

2024年初,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将“三店合一”融合模式列为贯彻《指导意见》的重要路径,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及青海省等地的重要城市,遴选200家长期稳定经营的青海拉面店,在拉面店内通过设立“净土青海·高原臻品”专柜,配置墙面卡布灯箱和立体发光字及电子显示屏,配送农畜产品样品等多种形式,开展农畜产品及品牌宣传推介,助力打造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推动“青货出青”。

多维赋能:产业链激活与文化传播的双向奔赴

“三店合一”的深层价值,在于重塑了青海拉面的商业链条与品牌内涵。传统模式中,一碗面的价值往往终结在食客离店的时刻。而今,它巧妙转化为特色农产品消费的起点与文旅目的地营销的触点。

依托原有3万多家拉面门店的庞大网络体系,新的窗口效应正迅速放大。产业价值的跃升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数字中。通过融入“三店合一”模式的农畜产品展示与销售,高原特色农产品增值幅度普遍提升。

马丽萍解释,传统模式中,种植端苦于找不到销路,加工厂靠价格战艰难存活,而终端餐饮店面成了产业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只做“一碗面”的买卖。现在通过“三店合一”模式重新整合产业要素,让每个门店都能成为撬动多重商业价值的枢纽站。

在杭州的试点店里,青海拉面人马进功感受深刻:官方认证标志让他们底气十足,青海美食美景有了展示平台,“顾客吃完面想多了解青海,我们就自信地讲一些家乡的故事。”马进功说。

“过去靠拉面挣辛苦钱,现在客人吃完面觉得汤鲜肉美,很乐意带上几包冻鲜牦牛肉骨,或者买点精选枸杞回家自己熬汤底。每月农产品销售额轻松覆盖店租水电开销,收入翻了番。”马进功说,这种转变,让传统拉面馆从单一餐饮空间,升级为“美食+特产+文旅”的复合型价值载体。

星火燎原:政策护航下的产业生态重构

“三店合一”的裂变效应,离不开科技与政策的坚实支撑。青海省搭建的“高原臻品”统一数字平台,集中展示对接、溯源、电商服务功能,顾客扫码即可追溯牦牛肉从牧场到汤锅的全透明历程,一键下单便能让千里之外的高原特产送货上门。

在政策红利的滋养下,更多“新拉面人”正在成长。他们既是精湛的面点师傅,也是专业的特产导购,更是热情的文化使者。像马进功这样受“三店合一”模式吸引,由沿海城市返乡或就地创业转型的青海店主群体比例明显提升。

正如业内人士评价:“‘三店合一’模式打破了各自为政、信息阻隔的困局,使得分散在全国各地的青海拉面馆聚合力量,形成抱团出海之势。”拉面的筋道源于反复揉搓,产业的韧劲来自持续突破。当200家试点门店的微光渐成星火,当一碗面的香气串联起农业生产、美食服务、文化传播与生态消费,青海拉面已超越商业范畴。

此时此刻,数万家散布在全国的“青海之窗”正闪耀起微光。它们既讲述千年高原厚重大地的故事,也连接未来产业的新路子。在这碗面中蒸腾弥散的,是远行的乡愁与守望的热情之间达成的最美和解,更是从一捧青稞小麦开始,向产业链中高端逐光攀越的时代华章。

当顾客在西湖畔的店面用舌尖感受青海风土的味道,当草原深处的牧人手机收到来自上海的冻鲜牦牛肉订单提醒,当异国旅人循着拉面香气踏上高原追寻诗与远方——青海人正将揉进面团里的风骨与智慧,铺展成一条通往世界的坦途。

西海微评

青海拉面的“三店合一”转型,是一次极具智慧的产业升级实践。它以小小的拉面馆为支点,撬动了农产品外销、文化传播与文旅引流的多重价值,让一碗面从简单的果腹食物,变成连接高原与外界的情感纽带、商业桥梁和文化窗口。在政府政策的有力护航下,这种模式不仅破解了传统拉面产业的发展困局,更重塑了产业生态,为地方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青海方案”。随着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青海拉面必将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书写更加精彩的产业篇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小米汽车司机超车致对向车4死,... 8月18日,河南临颍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情况通报称,8月17日,部分媒体在网上发布或转发“小米汽...
耀州窑牡丹纹执壶 (来源:辽宁日报)转自:辽宁日报耀州窑牡丹纹执壶造型美观,壶盖呈帽状,圆钮,有两孔。肩部为一周剔花牡...
《再回西游》提升游客过夜率 转自:贵州日报 游客观看《再回西游》。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玉山 摄 本报讯(记者 胡玉山...
所谓“旧金山和约”非法无效 台... 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记者 邵艺博 马卓言)针对台湾地区外事部门负责人有关言论,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
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 (来源:河北日报)转自:河北日报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河北省统计条例》等三部法规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