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缘何早出伏?
创始人
2025-08-19 01:05:41
0

新华社天津8月18日电(记者 周润健)18日,末伏的最后一天,意味着今年长达30天的“三伏”终于落幕,要出伏了。专家表示,今年的“三伏”是“短三伏”,所以出伏时间比较早。今年出伏时间比去年、前年和大前年各早了5天、1天和6天。

三伏天,又称“三伏”,指初伏、中伏、末伏三个阶段的总称。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介绍,初伏和末伏固定都是10天,中伏则不固定,有时是10天,有时是20天。

如何确定某一年的“三伏”是30天还是40天?“夏至后不久,便是伏天。俗语说‘夏至三庚便数伏’,其中的‘庚’,指的是我国古代历法天干地支的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中的‘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的第一天。下一步,是确定末伏的时间。俗语说‘秋后一庚入末伏’,说的是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便是末伏的开始。初伏和末伏之间的时间,都是中伏。”杨婧说。

今年的“三伏”很有意思,不仅终结了2015年至2024年连续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的纪录,同时也开启了2025年至2036年连续12年的“三伏”30、40天交替出现的序幕。

“之所以会这样,主要与庚日的循环周期和每年夏至、立秋的对应时间有关。另外,‘三伏’热与不热不是由其持续时间长短而定,而是由光照、温度、湿度、降水等天气因素所决定。”杨婧说。

人们常以“秋老虎”来形容出伏之后的天气,气候特征是早晚稍显清凉,午后则延续高温。

“出伏后,气温通常会逐渐下降,但‘秋老虎’现象还会存在一段时间,这是因为暑热消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公众还是要注意防暑降温,做好自身保健工作,劳逸结合、充足睡眠、适度锻炼、合理饮食。”杨婧提醒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光明时评】公共文化新空间缘何... 【光明时评】  作者:王军(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四川成都温江区依托24小时“留灯书屋...
特朗普寻求在乌克兰问题会谈中解...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以及欧洲领导人举行会晤时表示:“我认为,今天我们将在几乎...
北京保供智慧供应链基地建设提速 (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讯(记者白至洁 通讯员李赛)近日,由北京城建集团承建的北京平谷首发城市...
20名医务工作者获评“最美”荣...     2025湖南“最美医务工作者”颁奖现场。  三湘都市报8月18日讯  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
福州:“百姓大舞台”期待您来秀... “百姓大舞台”期待您来秀才艺 8日晚迎来焕新后首场演出,面向全市征集文艺节目 观众们挥动彩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