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弘靓)近日,省发展改革委印发《青海省民营经济发展指标监测工作方案(试行)》。建立民营经济发展指标监测体系,旨在精准掌握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科学评估政策实施成效,通过常态化监测与动态预警,为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
为坚持系统导向,力求客观准确。民营经济发展指标监测体系从发展活力、创新能力等8个维度,设置民营经济增加值、三次产业比重、民间投资增速、税收贡献、促进就业等54项量化指标,力求客观准确全面反映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立足青海省民营经济发展特点,围绕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规模发展、结构优化等选取合适指标,将民营经济参与“四地”建设情况纳入指标体系,既反映一般、又突出重点,既体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又涵盖新发展阶段的要求。
充分考虑民营经济动态发展趋势,监测指标在统计时具备时间上的可比性。同时,民营经济发展指标监测体系具有一定时期内客观反映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能力,保持相对稳定,便于比较和分析民营经济持续发展过程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变化。
民营经济发展指标监测体系设计遵循科学、合理、可行原则,从经营主体角度,围绕市场准入、要素获取、权益保护3个维度,反向评测经营主体获得感,充分了解民营企业对于政策制定落实的想法建议、营商环境建设情况以及权益诉求解决的满意度,让经营主体有感有得。
据悉,省发展改革委将通过指标数据开展效果评估,客观分析民营经济运行情况,探索评价民营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与作用,深入研判民营经济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优化调整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助力青海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票根经济” 解锁文旅融合新密码
下一篇:今年缘何早出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