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张主任,有紧急情况!一位64岁的老人肝癌破裂,我们这边医疗技术有限,请求支援。”前不久的一个暴雨天,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三区主任张震生接到病情汇报电话后,脑海中快速勾勒着一个大胆的救治方案。
电话那头,五指山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邱堃心急如焚。刘阿公被确诊为肝癌破裂出血,肿瘤溃破的血管如同决堤洪水,随时可能吞噬他的生命。家属急切地提出转院至海口大医院,可邱堃心里清楚,从五指山到海口,即便天气晴好也需2-3小时车程,而此时狂风暴雨肆虐,转运途中一旦出现大出血,后果不堪设想。
张震生挂断电话后,迅速召集团队开展全科病例讨论。通过邱堃发来的刘阿公影像二维码,团队快速进入五指山市人民医院的阅片系统。增强CT显示,外生性的大肿瘤占据了肝脏左叶,周边大量血块清晰可见,提示出血量已经超过1000毫升。
“必须立刻进行手术!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是最佳方案,但转运患者风险太高。”张震生分析说,“五指山市人民医院有腹腔镜设备,却缺乏处理复杂肝切除的经验,我们作为托管医院,有责任协助救治急危重症病例。”考虑到极端台风天气下科室本部也要保障随时处理突发情况的医疗储备,他决定,由主任医师陈平平带领主治医师章家超即刻前往五指山市人民医院为刘阿公实施手术。陈平平和章家超冒着暴雨驱车前往。2小时18分钟后,他们赶到200公里外的五指山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此时,邱堃团队已做好一切术前准备。
“准备腹腔镜,建立气腹,我们开始。”陈平平操控着腹腔镜镜头缓缓探入刘阿公腹腔,显示器上的画面让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原本清晰的脏器被暗红色积血遮挡,液体随着镜头的移动不断晃动。“吸引器准备,先清理积血。”陈平平坚定有力的指令仿佛给现场医务人员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随着积血被一点点吸走,肝脏表面的破口暴露出来——在肿瘤的最边缘有一个破口,鲜血正从破损的血管中喷涌而出,陈平平眼疾手快,精准地操控腹腔镜器械阻断肝门血流。接下来是更为凶险的肝肿瘤切除手术,他紧盯着屏幕上的肿瘤边界,手中的超声刀在腹腔内灵活地游走。每一次切割都小心翼翼,精准避开重要的血管和胆管。
当超声刀切断最后一束肝组织,完整的肿瘤被取出时,监护仪上的血压开始稳步回升。整台手术仅用时90分钟。远在海口的张震生接到手术顺利结束的消息后,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目前,刘阿公已顺利出院,回归生活。
据了解,2023年11月,海南省人民医院全面托管五指山市人民医院,将高水平医疗专家、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运营理念“移植”到五指山分院。记者 钟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