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野外监测年遇见数升至185只,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做对了什么?
创始人
2025-08-18 21:33:34
0

川观新闻记者 陈俊伶

野外偶遇大熊猫,已不算罕见。

8月5日,大熊猫国家公园宝兴片区,一名前来避暑的外地访客在夹金山公路旁偶遇野生大熊猫下山溜达,不一会儿便扭扭屁股又回到浓密的山林里。这样的场景,2025年以来,已经在当地发生了十多次。不断攀升的野生大熊猫遇见率表明,与大熊猫为邻,在四川并非一句口号。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的贺信中指出:“中国实行国家公园体制,目的是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

2021年10月12日,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四川加速推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从蓝图变为实景,国宝家园内充满盎然生机。

大熊猫国家公园彭州片区入口展示中心。

筑牢生态屏障

保障大熊猫种群稳定繁衍生息

从海拔两千四百多米的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管护总站马草河保护站俯瞰山坡,可以清晰看到山脊线上被精心“修剪”过后,呈环状的廊道修复带。

“它们是我们进行人工疏伐后的竹林,为的是给大熊猫和其他野生动物开辟活动的通道。”荥经县大相岭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副主任付明霞解释,曾经被公路割裂的栖息地,正通过科学干预加速“缝合”。

廊道修复带来的变化十分显著。付明霞展示的一张对比图显示:廊道修复之前,当地野生大熊猫普遍分布在大相岭山系边缘。而在修复后,2019至2021年连续三年,红外相机在修复区捕获到野生大熊猫密集活动影像。“证明大相岭山系和邛崃山系大熊猫种群间的空间距离正不断靠近。”

更令人振奋的是,今年3月,红外相机在泥巴山廊道附近记录到了“母带崽”的画面,这也是近五年第四次记录到大熊猫母子同框,证明这里已被大熊猫认可,是适合“走亲访友”的栖息地。

生态保护第一,是国家公园三大建设理念之一。截至目前,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累计完成33万余亩栖息地修复,实施生态廊道建设2万余亩,大熊猫野外监测年遇见数由178只上升至185只。

完善巡护监测设备设施,强化管护力量,是保护片区内生态系统和同域物种的重要手段。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及时发现地类变化情况,结合无人机、影像对比等手段,摸清变化图斑信息,常态化开展疑似问题图斑核查,四川片区正加速建设“天空地人”一体化监测体系。目前,片区内布设红外相机4600余台,年均巡护达8.5万人次、10万余公里,监测覆盖率不断提升。

当绿水青山成为四川的优势和骄傲,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生物多样性拓展了广阔空间。在这张立体防护网下,1227只野生大熊猫与川金丝猴、珙桐等1.1万余种珍稀物种共享持续优化的家园,形成种群数量稳中有升、生态系统功能持续向好的良好格局。

大熊猫国家公园广元片区唐家河大草堂。

加快系统治理

构建国家公园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

“以前只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发现过,这还是我第一次在陕西片区发现大熊猫痕迹。”今年5月,魏坝保护站副站长杨俊在川陕甘联合巡护日志中激动记录。这是他连续第三年同陕西、甘肃两省的巡护员小伙伴一起参与跨省联合巡护,这趟经历有了新收获。

这支跨越三省边界的队伍的成立,源于2023年7月出台的全国首个国家公园跨省协同立法——《关于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协同保护管理的决定》。此后,通过构建多方参与机制,探索高效协同生态保障模式,建立川陕甘三省林草主管部门(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协作工作机制,联合巡护、联合调查等管理活动正在三省片区内常态化开展。

“以前,我们对国家公园的巡护以行政区划为界,三省毗邻地区的巡护可能存在盲点。”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政府职责的明确、协调机制的建立、联合巡护力度的加大,有效保护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生态系统,实现了大熊猫国家公园整体协同保护。

形成管理合力的同时,还要摸清家底。

大熊猫国家公园是我国第一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之一,但由于涉及川陕甘三省众多自然保护地,管理难度很大。

近日,自然资源部宣布,首批5个国家公园已全部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从此有了自己的“户口本”。其中,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共化解权属争议331处1351.31平方公里,化解面积占争议面积81%。

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完成登记,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提供了产权保障,有利于厘清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监管者及其责任,解决所有权主体不明确、所有权界限模糊、权益保障不力等问题,助力生态空间的有效监管和严格保护。

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老河沟片区红外相机拍到的野生大熊猫。

社区协调发展

“公园”里的人成为“参建者”“受益者”

来到国家公园能体验到什么?龙苍沟给出了完整的答案。

从龙苍沟镇一路盘山开往大熊猫国家公园龙苍沟金山入口,沿途将经过山地运动公园、温泉度假村、古树步道、丛林探险体验场所等。当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村民搬出大熊猫国家公园核心区,龙苍沟镇在“人退猫进”中走向依靠生态优势推进农旅融合发展之路。

荥经县龙苍沟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熊猫文化输出,“熊猫文旅”已成当地支柱产业:投资10亿元建设“貊貊家园”综合体,推进万年村方竹产业基地,提档升级70家民宿并成立“熊猫民宿联盟”。“熊猫氧养民宿”“貊貊星球”等网红打卡地爆火,年接待访客4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1亿元,村集体收入突破百万元。

大熊猫国家公园平武片区开展养蜂产业。

而在几百公里外的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片区,社区发展还有另一种“解法”。平武县超过一半的面积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利用传统优势产业养蜂,当地将蜜蜂当作绿水青山化作金山银山的转化器。“养蜂既不破坏生态环境,还能帮助党参、益母草等优质中草药传粉,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木皮藏族乡猫熊谷家庭农场农场主张玉波介绍,通过改良蜂箱提高蜂蜜产量和质量,当地户均可增加约八千元收入。

平武发展“甜蜜事业”的故事,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内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实现双赢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各地依托国家公园建设及其周边优质生态产品资源,实施以生态种植、绿色加工业为代表的友好型产业,建设生态种植、林下养殖等友好型产业基地19个,带动增收明显。

国家公园不是无人区,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经典示范区。为促成“国宝”与“乡亲”和谐共生,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设立建成8个重点入口社区,同时提供3000余个公益岗位,让保护成果惠及民生。自然教育与生态体验年接待量突破440万人次,实现生态保护与社会价值双赢。

(图片由省林草局提供)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来源:千龙网)8月的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内灯光如织。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表演赛现场...
描写北极熊的句子 描写北极熊的...   描写北极熊的句子    1、它名叫阳阳,在它刚生下来时,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全身雪白雪白的毛...
描写夜晚天空的句子 描写夜晚天...   描写夜晚天空的句子    1、夜晚,晚风轻拂,轻轻的吹动着窗帘,星空上的明月很是耀眼,那看似小巧...
描写友情的唯美句子 描写友情的...   描写友情的唯美句子    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友谊是两个平等者之间的...
描写勤奋的句子 描写勤奋的句子...   描写勤奋的句子    1、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2、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