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网8月18日讯(通讯员 袁心怡 刘书 郑丹琦 记者 万凌云 姜天圣)8月18日,镇江崇实女子中学•茅以升中学、镇江心湖高级中学为期七天的高一新生军事训练暨综合实践活动,圆满落幕。作为此次活动的组织单位,江苏省镇江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凭借创新机制、优化课程、升级服务,不仅实现单批次接待人数较往期大幅提升,服务品质也实现新跨越,在细节打磨与响应效率上均有显著进步,真正达成“量质并举”。
现场
活动将人文关怀、文化浸润与传统军训科目深度融合,为高中军训注入人文温度,积极探索刚柔并济的育人新模式,为高中新生军训的“镇江样本”提供了有力实践支撑。
现场
军训期间,为全面保障学生军训成效与安全,镇江市教育局多位领导先后深入基地开展专题调研,为基地高一新生军训模式的创新“会诊把脉”。调研中,市教育局充分肯定了基地本轮军训的创新做法,还就军训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为基地未来工作指明方向。
现场
为保障军训活动高效有序开展,基地提前启动筹备工作,建立起“训练标准化、保障精细化、活动特色化”的三位一体协同机制。基地深入调研学校和参训学生需求,结合“润心行动”和全员导师制具体要求,严格依照《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科学规划训练科目,量身定制了本批次“基础课程+特色模块”的实训体系,同时建立“日常实训+要点考核”评价机制。
现场
在服务保障方面,基地对军训报到、服装分发、日常管理等环节进行整合简化,减少冗余流程,提高响应速度。同时,坚持动态健康管理,强化首位负责制,增配医护人员全程值守,配备充足的防暑降温药品和设施设备,定人定时巡查各训练场地,密切关注学生身体状况,确保学生突发健康状况能得到快速处置。
现场
课程设计上,基地注重“一校一策”,实现精准育人。训练项目突破传统军训框架,除完成大纲规定的基本军事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训练外,创新融入棍操、特色大刀、战术动作方阵训练,并将国防文化有机融入实践教育环节;高温时段调整为室内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避开了酷暑影响,又丰富了学生的参训体验。
现场
据悉,江苏省镇江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自2016年运营以来,已形成国防教育、综合实践、研学活动三大体系。此次军训创新实践,再次彰显其作为“国家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的引领作用。未来,该基地将持续发力,不断丰富新时代青少年国防教育的“镇江样本”。
校对 朱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