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证券发布研报称,商业航天发射场供不应求。现有当前国内商业航天发射场的发射窗口安排紧张,商业卫星发射经常要排队等待,发射场成为商业航天快速发展的卡点之一。目前发射场已经得到地方政策、政府基金及产业界的重点关注,产业资本也在持续入场。该行认为,国内发射场工位数快速增长,相应的技术和产品服务商将迎来快速发展。
东兴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对标美国星链,中国卫星互联网进入建设期
当前美国星链项目在运营卫星数量约7000颗。截至2025年7月底,中国星网累计发射6组卫星,合计47颗;千帆星座累计发射5组卫星,合计72颗。从商业模式角度,SpaceX完成星箭场垂直一体化产业链,从而保证常态化发射卫星。目前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中,卫星运营商主要由中国星网或垣信卫星承担,并打造卫星工厂,实现流水生产模式;火箭研制环节,近几年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发射场方面,国内主要有6大发射基地,同时民营火箭企业也开启建设专属的发射工位。从星座建设效率指标看,国内卫星互联网在发射频次上与星链有明显差距。根据上海垣信在2024年珠海论坛上的公开表述,在发射频次上,美国是平均每月10次,中国具备每月3次的发射能力。
近几年,国内商业航天发射场工位数开始快速增长
目前国内有六大商业航天发射场,分别是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文昌航天发射场、东方航天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根据该行统计,截至2025年7月,国内商业航天发射工位在运营18个,在建7个,合计25个。除此之外,浙江宁波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四川凉山西部商业航天港、广东阳江商业发射场也处于预备发展阶段。可以看到,发射场作为商业航天产业最基础的环节,已经得到地方政策、政府基金及产业界的重点关注,产业资本也在持续入场。
测试发射指挥监控系统是发射场重要技术平台
发射场测试发射指挥监控系统是发射场测试发射的一个指挥、监测、控制平台,主要对航天器发射和运行的轨道进行跟踪,监视航天器的工作状态,发送各种工作指令。SpaceX公司航天测控系统对我国航天测控发展具有借鉴意义。SpaceX公司航天测控系统主要由发射场配套设施、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天基/空基测控系统、军方地面卫星控制网及公司自建的测控站和测量船等组成,形成了陆基、海基、空基、天基有效融合的立体测控网络。
SpaceX公司自建地面测控站及兼职测量船
SpaceX共建了60余个地面站,其中有些关口站可以同时作为航天测控地面站使用。为完成海上回收任务,SpaceX还建造了一支由10余艘舰船组成的任务支援舰队。
遥测系统和高度计是猎鹰9号火箭测控设计的核心测控手段
SpaceX猎鹰9号火箭一级、二级遥测发射机各有2个下行通道,用于可靠传输火箭遥测参数和箭上高清图像;同时,高度计作为一级回收的关键设备,设置了多组传感器冗余备份;利用铱星的双向链路构建的保底传输通道,则进一步保证关键信息的传输。
加注及供气系统是发射场建设重点工程
加注供气系统如同发射场的“血管”。其特点有管道结构复杂、长度超过万米;覆盖面积大、涉及库区多、配套厂家多。加注供气系统主要功能为在发射前加注液氧、液氢、煤油、甲烷等推进剂,在发射任务期间提供空气、氦气、氮气等供气保障,因此也被誉为火箭发射的“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