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石雨昕 每经编辑|张益铭
8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关情况。
记者注意到,“十四五”期间,围绕鼓励、引导、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中央统战部在这方面采取了哪些有效举措?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马利怀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上述提问时表示,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方面,注重引导民营经济人士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厚植家国情怀。“十四五”期间,全国共有23.51万家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投资总额1.2万亿元,捐赠总额达564亿元,惠及16.19万个村,以实际行动展现责任与担当。
发布会现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石雨昕 摄“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的重要方面。”马利怀表示,“十四五”时期,加强政治引领、协调利益关系,支持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投身创新创造、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坚定发展信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马利怀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十四五”时期,中央统战部会同全国工商联立足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新形势新特点,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着力促进“两个健康”。
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方面:围绕思想政治引领主责主业,铸牢思想根基、巩固政治共识。常态化机制化加强科学理论武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宣讲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等,邀请经济职能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分层分级分领域开展形势政策解读,引导民营经济人士认清发展大势、提振发展信心、把握发展机遇。每年专题开展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活动。规范政治安排,落实“三强一好”选人用人标准(思想政治强、行业代表性强、参政议政能力强、社会信誉好)。健全“选育管用”全流程、全方位动态工作机制,实施“年轻一代领军人才青蓝工程”,选拔培育新时代优秀民营经济代表人士。近期,开展了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评选表彰活动,评选出100位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发挥他们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
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方面:推动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配合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等,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定期举行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会、全国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与标准创新大会、民营企业绿色发展大会等活动,引导民营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积极搭建国际经贸合作平台,推动民营企业“走出去”,助力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厅研究室主任宋锐表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平台,也为实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制度和法治保障。
“十四五”时期,人大工作取得新的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一方面,人大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更加健全完善。先后修改全国人大组织法、地方组织法、立法法、代表法、议事规则等,出台或修订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监督、预算审查监督、经济工作监督等决定,建立听取审议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制度,进一步提升人大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另一方面,以法治方式保障人民权益、增进民生福祉。2021年3月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35件、修改法律62件次,通过有关决定、决议34件,进一步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维护国家安全所急的法律制度。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努力让每一部法律都满载民意、贴近民生、顺应民心。
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检查21部法律实施情况,听取审议“一府一委两院”88个工作报告,开展7次专题询问和33项专题调研,推动解决就业、社保、教育、医疗、托育、养老、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民生关切问题。加强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工作,维护国家法治统一。
此外,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代表工作委员会。健全和落实常委会、专工委联系代表制度,认真研究吸纳代表意见建议,提高代表议案和建议工作质量。支持保障代表通过多种方式听取和反映群众意愿呼声,当好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胡衡庐表示,“十四五”期间,紧扣“国之大者”和“民之关切”建言献策,发挥专门委员会基础性作用,提高调研、协商、提案、信息等工作质量,共举办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会等各类协商活动279场次,开展视察考察调研活动413项,提案立案25043件,收到信息来稿21.6万余篇,向党中央、国务院报送政协信息2380余期,一大批建言成果转化为政策举措。完善政协民主监督、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等机制,制定修订全国政协协商工作规则等229件制度文件,提高协商议政和各项履职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石雨昕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