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晚,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再次沸腾。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南京vs盐城”焦点战在此上演,6万多名球迷的呐喊声点燃了赛场。
与场上激烈比拼同步的,是场外一场关乎平安的“大考”——如何让球迷来得安全、走得顺畅?南京市公共交通和城市轨道公安局提前谋划,在7月5日首场苏超安保经验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方案,再次平稳应对了大客流考验。
数据说话,警力投放得更精准
7月5日那场6万余球迷叠加1万多歌迷的“初战”,公交轨道警方用130多名警力守住了公共交通出行平安,也积累了宝贵数据。高峰时段、人流走向、关键堵点、疏散效率……这些都成了这次升级方案的“底数”。
“这次安保筹备的核心是‘精准’。”治安大队大队长王剑说。他们成立了数据专班,对上一场的每个关键节点、客流分布反复复盘,对8月17日可能出现的峰值、流向变化和疏散难点,预判更细了。
这份基于实战的分析,直接转化为了赛前的“精准部署”。在地铁站出入口、车站站台、公交接驳区、出租车投放区等关键区域,精简值守点位,优化警力配比,引导用的铁马路径,也按实际人流走向做了调整。
运力保障上,地铁2号线奥体东站往新街口方向、10号线奥体中心站往安德门方向继续保持高运力运行,采用缩短列车运行间隔时间、延长列车站台停靠时长提升运力。同时,参考上次奥体周边客流“热力图”,警方提前协调优化了出租车、网约车的投放区域和时间,增设了更醒目的引导标识,只为散场时周转更快。
动态应对,破解“双重散场”压力
赛后数万人瞬间“退潮”,始终是最大挑战。这次和7月5日不同,地铁10号线不仅要疏散奥体球赛球迷,还要应对“上游”临江站演唱会散场人流,双重压力叠加在一条线上,调度难度陡增。
“两股人潮一旦交汇,运力压力是连锁反应,关键在现场警力和地铁公司的动态配合。”城西路站派出所所长杨菊花紧盯指挥部大屏。
为此,城西路站所将功夫下在赛前、落在细处,详细测算演唱会结束时间、歌迷步行以及列车行驶用时,为预判两股客流可能的“交汇点”及规模提供支撑。同时,在运力保障上提前布局,于绿博园站增加一辆备用空车,随时准备投入疏散。
当晚9:30起,压力来了。杨菊花通过监控画面和现场电台反馈,敏锐判断奥体中心站台可能出现积压,她立刻调整方案。“请临江站警力,引导乘客铁马绕行,减缓进站,给奥体腾运力空间!”
地面也没闲着。警方与公交集团实时联动,动态增开前往主要换乘点和城区的接驳公交。“大包小包看好,随身物品别落下!”在喧闹的公交接驳点,内保大队副大队长崔琰森一边维护秩序,一边反复提醒球迷。他说,上次就遇到过球迷把包落车上的事,这次得把提示做到位。
警企协同也在发力。警方联动交通部门、网约车平台,专人盯着奥体周边客流“热力图”,动态优化派单,向出租车实时推送运力需求信息,确保2000多辆储备车能顶上来,驾驶员也提前收到“服从指挥、平安驾驶”的提示。
服务升温,平安融在细节里
安保不仅是秩序,更是服务。对于远道而来的盐城球迷,这份守护从下高铁就开始了。在南京南站,公交轨道公安局南京南站所的民警早已等候,球迷们一出站,就能看到清晰的引导标识和值守警力。民警引导大家从专用通道有序前往南京南客运站。为此,警方还特别安排了盐城籍民警参与保障,熟悉的乡音瞬间拉近了距离。到了大巴上车点,民警用方言对每辆车的球迷进行叮嘱:“大家文明观赛,人多注意安全。今天咱们为盐城队加油,也为南京主场鼓劲——平安同行,宁盐一家亲!”车厢里顿时响起掌声和欢呼。
当晚还出了个插曲。22:10,奥体东站,一位盐城球迷焦急地找到民警许璐:“孩子跑丢了!刚还在前面下楼梯!”孩子不到十岁,人生地不熟。许璐一边安抚家长,问清特征,一边用电台联动各点警力,同时启动站内广播。不到一分钟,好消息传来:“孩子在站台车头位置找到了!”父子平安团聚。
当深夜最后一名球迷踏上归途,南京公交轨道警方又一次完成了苏超大考。从“初战”到“再战”,策略在优化,效率在提升,不变的是那份朴素的坚守——守住公共交通的脉搏,让每一程都平安顺畅。
来源: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王业全
通讯员:公道宣
编辑:芊芊
责编:黄阳阳
上一篇:用“物”讲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