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郁言债市
摘 要
8月11-15日,股市走强压制债市表现,普信债收益率全线上行,但信用利差大多被动收窄。银行资本债表现弱于普信债,收益率上行2-10bp,信用利差大多走扩,与同期城投债相比,4-5Y大行资本债收益率多上行5-8bp。
目前信用债收益率、利差均处于历史低位,叠加债市不确定性较多、波动加大,机构整体偏谨慎,尤其是对长久期信用债。一方面,7月中下旬以来基金对长久期信用债的需求偏弱,最近三周合计净卖出47亿元5-10年信用债。另一方面,5年以上信用债二级成交占比也明显下降,从7月中旬15.4%的偏高位置持续降至5.9%,而1年以内成交占比由29.4%升至36%。
在此背景下,信用债哑铃策略或占优,即同时持有票息较高、低波动的防守型品种,以及流动性好的高波动博弈型品种。其中,防守型品种首选1-3年中低等级城投债,由于票息较高,在债市下行或震荡行情下不会表现太差,并且在调整阶段票息能够覆盖一部分资本损失,回撤比较可控。
我们计算各类型信用债2025年以来的持有期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票息收益+资本利得/损失),根据行情分为四个阶段,1-3年中低等级城投债的持有期收益率普遍要高于中长久期高等级品种,并且整体持有体验要更好。截至8月15日,3年AA和AA(2)城投债收益率分别为2.03%、2.15%,信用利差在36-47bp之间,距离2024年1/4分位数值还有2-6bp的空间,在利差均值-1倍标准差附近,比利差下限(均值-2倍标准差)高9-12bp。
博弈型品种可以选择流动性好的大行资本债。今年以来窄幅震荡的行情中,大行资本债“利率波动放大器”的属性有所削弱,其信用利差变动与相应期限利率债之间的相关性明显下降,这也意味着其操作难度在上升。不过,最近一周,由于债市波动加大,大行资本债“放大利率波动”的属性回归,5年 AAA-级银行二级资本债信用利差与5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回升至0.4以上,并且结合往年来看,这种高相关性往往会维持一段时间,这也为波段操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目前4-5年大行资本债收益率已调整至2%以上,有一定吸引力,但仍需观察资金面及市场风险偏好的变化,不过越调整越是买入契机。一方面,8月以来银行资本债表现分化,短久期、低等级品种收益率大幅下行,而中长久期大行资本债收益率上行,且表现明显弱于同期的普信债,性价比有所回升,如果后续债市修复,或迎来补涨机会。尤其是4年AAA-银行资本债性价比更高,目前信用利差相比2024年1/4分位数值还有8bp的压缩空间。另一方面,目前4-5年大行资本债收益率上行至2%以上,保险机构开始积极参与,最近一周净买入其他类债券(主要是银行资本债)61亿元,或起到一定托底作用。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信用风险超预期。
8月11-15日,股市走强压制债市表现,普信债收益率全线上行,但信用利差大多被动收窄。具体来看,城投债收益率上行1-8bp,其中2-4年、7-10年AA(2)及以上品种表现更弱,收益率上行幅度在4-8bp之间。信用利差大多被动收窄,其中5年利差收窄3-5bp。
银行资本债表现弱于普信债,收益率上行2-10bp,信用利差大多走扩。其中,中长久期品种表现更弱,4-5年和10年大行二级资本债、4-5年银行永续债收益率上行幅度在7-10bp之间。与同期城投债相比,4-5Y大行资本债收益率多上行5-8bp。
7月中下旬,“反内卷”政策使得商品、权益市场行情火热,风险偏好明显上升,信用债跟随债市调整。月末政治局会议落地,通稿对“反内卷”的表述相对温和,股市下跌,且各商品交易所追加开仓限制,平抑投机交易,债市随之进入修复阶段。但权益市场在经历了急跌之后再度进入上升通道,导致债市再次调整。目前信用债收益率、利差均处于历史低位,叠加债市不确定性较多、波动加大,机构整体偏谨慎,尤其是对长久期信用债。
一方面,7月中下旬以来基金持续卖出长久期信用债。7月中上旬基金、理财等非银机构对信用债的配置需求较大,如基金在6月30日-7月18日共买入1264亿元信用债,其中5-10年买入87亿元。7月第四周(7月21-25日),债市调整叠加资金面收敛,理财预防性赎回基金,导致基金在二级市场抛售信用债,当周基金净卖出234亿元信用债。最近三周,虽然基金恢复信用债需求,整体维持净买入状态,但买入期限主要集中在3年以内,对于5-10年长久期信用债需求依然偏弱,合计净卖出47亿元。
另一方面,5年以上信用债二级成交占比也明显下降。7月中旬以来,5年以上信用债成交量明显下降,成交占比从15.4%的偏高位置持续降至5.9%。与之对应的是,短久期信用债成交活跃度提升,1年以内成交占比由29.4%升至36%,1-2年占比由17.5%升至18.8%。
在此背景下,信用债哑铃策略或占优,即同时持有票息较高、低波动的防守型品种,以及流动性好的高波动博弈型品种。其中,防守型品种首选1-3年中低等级城投债,由于票息较高,在债市下行或震荡行情下不会表现太差,并且在调整阶段票息能够覆盖一部分资本损失,回撤比较可控。
我们计算各类型信用债2025年以来的持有期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票息收益+资本利得/损失),全年来看,1-3年中低等级城投债的持有期收益率普遍要高于中长久期高等级品种,并且整体持有体验要更好。将2025年以来的信用债行情分为4段,年初-3月12日的调整阶段、3月12日-4月7日的修复阶段、4月7日-7月7日震荡下行阶段、7月7日以来震荡走弱阶段。其中,在债市下行阶段中,信用债各品种收益率均下行,1-3年中低等级城投债持有期收益率虽不靠前,但不会比中高等级、中长久期低太多。而在债市调整阶段,1-3年中低等级城投债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尤其是1年品种,如2025年初-3月12日收益率上行40bp左右,票息收入依然能够覆盖资本损失。
目前3年AA和AA(2)收益率在2%以上,并且7月上旬以来调整幅度较大,也有一定的利差压缩空间,值得关注。截至8月15日,3年AA和AA(2)城投债收益率分别为2.03%、2.15%,信用利差在36-47bp,距离2024年1/4分位数值还有2-6bp的空间,在利差均值-1倍标准差附近,比利差下限(均值-2倍标准差)高9-12bp。
高波动博弈型品种可以选择流动性好的大行资本债。今年以来窄幅震荡的行情中,大行资本债“利率波动放大器”的属性有所削弱,其信用利差变动与相应期限利率债之间的相关性明显下降,这也意味着其操作难度在上升。以5年 AAA-级银行二级资本债为例,将其信用利差与5年期国开债收益率做滚动30日相关性分析,得到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整体来看,2023年之前,两者之间的正相关程度并不算高,在这一阶段中绝大多数时间相关系数都在0.4以下(一般来说,相关系数绝对值小于0.4为低度线性相关,在0.4-0.7之间为显著性相关,在0.7-1之间为高度线性相关)。2023、2024年银行资本债“利率波动放大器”的属性凸显,相关系数在0.4以上的交易日占比在50%左右。但是2025年以来,两者的相关系数在0.4以上的交易日占比仅为27%,比2021年、2022年的34%还低,其中,相关性弱的阶段主要是利率窄幅波动期间。
不过,最近一周,由于债市波动加大,大行资本债“放大利率波动”的属性回归,5年 AAA-级银行二级资本债信用利差与5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回升至0.4以上,并且结合往年来看,这种高相关性往往会维持一段时间,这也为波段操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目前4-5年大行资本债收益率已调整至2%以上,有一定吸引力,但仍需观察资金面及市场风险偏好的变化,不过越调整越是买入契机。一方面,8月以来银行资本债表现分化,短久期、低等级品种收益率大幅下行,而中长久期大行资本债收益率上行,且表现明显弱于同期的普信债,性价比有所回升,如果后续债市修复,或迎来补涨机会。尤其是4年AAA-银行资本债性价比更高,目前信用利差相比2024年1/4分位数值还有8bp的压缩空间。另一方面,目前4-5年大行资本债收益率上行至2%以上,保险机构开始积极参与,最近一周净买入其他类债券(主要是银行资本债)61亿元,或起到一定托底作用。
01
城投债:融资继续回暖,短端票息品种抗跌
城投债境内外融资均有回暖迹象,关注持续性。2025年8月1-17日,城投债发行2859亿元,到期2458亿元,净融资401亿元,净融资额较7月进一步增加。分省份来看,浙江、广西、湖北和陕西为主力,净融资超50亿元,其中浙江主要为市级和区县级平台净融入,广西和湖北主要为省级平台。本周城投点心债发行数量回暖,成都、赣州、徐州、郑州等多地均有平台发行,其中部分用途为项目建设。
发行利率未进一步向下突破,但仍处在历史低位。8月以来,城投债1年以内、1-3年、3-5年和5年以上平均发行利率分别为1.74%、2.13%、2.48%和2.41%,其中3-5年发行利率较7月上行2bp。发行期限缩短,8月以来3年以上占比为42%,相较7月下降6个百分点。
二级市场方面,城投债跟随债市调整,收益率全线上行,但部分品种相对抗跌,信用利差压缩。短端票息品种表现较好,1Y各品种收益率大多上行3bp以内,弱资质则更加抗跌,1Y和3Y AA-收益率分别仅上行1和2bp,利差压缩2bp。不过长期限品种表现较差,比如7Y AA及以上收益率上行8bp,利差走扩1bp,10Y及以上收益率也大多上行4bp以上。
从经纪商成交数据看,本周中短端品种基本在估值附近成交,5年以上则平均高估值1.5bp成交。本周城投债成交笔数较少,单日多在600笔左右。在资金面较平稳的情况下,中短端城投债成交偏离估值幅度不大。不过5年以上个券在成交笔数减少的同时,平均高估值1.5bp成交,其中常州城投、陕西交控、河南交投等主体多笔长债高估值3bp以上成交。此外,本周科创城投债成交也非常少。
02
产业债:发行利率全线上行,高评级成交占比回升
8月,产业债发行规模同比减少,净融资同比小幅上升。8月1-17日,产业债发行3580亿元,同比减少203亿元,净融资1021亿元,同比增加138亿元。其中,建筑装饰行业净融资规模最大为289亿元,煤炭、非银金融和综合净融资也在150亿元以上。发行情绪转弱,全场倍数3倍以上占比由26%降至22%,2-3倍占比由31%降至25%。
1年以内短久期发行占比明显下降。8月以来,产业债1-3年占比由7月的35%升至43%,而1年以内占比由39%降至32%,5年以上占比由7%降至6%。发行利率全线上行,中长久期上行幅度更大。8月产业债3-5年和5年以上发行利率分别为2.15%、2.32%,较7月上行11-15bp,1年以内和1-3年发行利率分别为1.63%、2.09%,较7月上行1-4bp。相比城投债,产业债3-5年平均发行利率低33bp,1年以内、1-3年和5年以上发行利率低3-11bp。
从经纪商成交来看,产业债买盘情绪明显转弱,TKN占比由75%环比下降至63%,低估值占比从70%降至31%。成交小幅降久期,1年以内成交占比环比上升4pct至37%,1-2年、2-3年成交占比分别环比下降2pct、3pct至14%、20%。高评级成交占比回升,AAA-及以上占比上升4pct至52%,AA+、AA占比分别下降1pct、2pct至24%、22%。
03
银行资本债:收益率全线上行,中长久期表现更弱
2025年8月11-15日,浙江稠州商业银行发行15亿元5+5年二级资本债,发行利率为2.65%,东营银行、宁波通商银行分别发行20、5亿元5+N年永续债,宁波通商银行发行利率为2.60%,东营银行由于发行截止日为8月19日,暂未披露发行利率。
二级市场方面,股市上涨压制债市情绪,银行资本债收益率全线上行2-10bp,中长久期品种表现更弱。其中,4-5Y和10Y大行二级资本债、4-5Y银行永续债收益率上行幅度在7-10bp;1年短久期收益率上行幅度较小,在2-4bp。信用利差普遍走扩,其中3-4Y AA及以上二级资本债、2-4Y银行永续债利差走扩2-4bp,5Y中小行资本债则较为抗跌,利差小幅收窄1-3bp。与同期中短票相比,银行资本债普遍表现更弱,尤其是中长久期品种,4Y二级资本债、4-5Y银行永续债相对同期限中短票收益率多上行4-7bp。
从经纪商成交来看,8月11-15日银行资本债成交笔数环比增加,成交情绪大幅转弱,TKN占比降至60%以下,二级资本债、永续债低估值占比分别环比下降35pct、49pct至26%、27%。从期限结构来看,成交主要集中在流动性较好的中长久期品种,国有行二级资本债4-5年成交占比环比下降2pct至52%,5年以上成交占比环比上升6pct至22%,永续债4-5年成交占比环比上升6pct至60%;股份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4-5年成交占比分别上升4pct、17pct至46%、71%。
城商行成交情绪也明显转弱,二级资本债、永续债低估值占比分别下降51pct、41pct至26%、37%。城商行资本债成交拉久期并向高等级集中,二级资本债、永续债4-5年成交占比分别上升2pct、19pct至33%、58%,AA+成交占比分别上升16pct、20pct至65%、74%。
TLAC债方面,我们在报告《TLAC债,成交活跃的新品种》中,将3Y、5Y、10Y AAA-二级资本债到期收益率减去3+1、5+1和10+1 TLAC债平均收益率,得到各期限二级资本债-TLAC债的利差。其中,3Y利差普遍在0-5bp之间波动,5Y多在0-6bp内波动,10Y多在2-10bp内波动。截至2025年8月15日,3Y、5Y、10Y二级资本债-TLAC债的利差分别为2.5bp、2.4bp、1.7bp,其中3年、5年处于中枢附近,10年处于中枢偏低水平,表明当前10年TLAC债比二级资本债更具性价比。
商金债方面,我们在报告《商金债,优质低波资产》中提到,2021年以来商金债估值基本跟随利率债波动,利差中枢相对稳定。以3YAAA商金债为例,2021年以来其利差多在10-30bp内波动,利差中枢稳定在20bp。截至8月15日,3Y AAA商金债信用利差为12bp,在利差中枢偏低水平。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但假如流动性投放少于往年同期,流动性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信用风险超预期:若发生超预期的信用风险事件,可能会引发信用债市场调整。
分析师:姜丹
分析师执业编号:S1120524030002
分析师:钱青静
分析师执业编号:S1120524090001
分析师:曾禹童
分析师执业编号:S1120524090003
联系人:陈颂歌
证券研究报告:《信用债哑铃策略》
报告发布日期:2025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