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马头村村民与旅居游客一起跳竹竿舞。
本报讯 8月14日晚,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在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马头村举办避暑季旅居专属活动——乡村文化体验夜活动。
当日17时许,马头村村口传来一阵阵欢快的布依歌声,该村布依族同胞身着盛装,用歌声和美酒向避暑旅居游客敬拦门酒,邀请游客跳竹竿舞,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随后,马头村群众在村文化广场举行濮越雷神龙灯文化展演。只见巨龙、大龙、小龙3条龙同时舞动,不停变化阵型,向现场游客送上祝福,引得游客纷纷举起手机拍照、录像,记录下各民族群众和谐欢乐的美好一刻。
濮越雷神龙灯是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汉文化和布依文化融合的活态体现,其独特的雷神龙造型龙灯,为全省唯一。
舞龙结束,避暑游客还体验了布依族打糍粑、长桌宴,参加乡村音乐会、篝火晚会等活动。
“希望能多开展这样的活动,让我们避暑游客与当地村民深度交融,共享美好时光。”来自湖南的避暑旅居游客吴映铃参加了当晚的乡村音乐会,并上台表演了两个节目。她说,今年是第二年到乌当避暑旅居,因为这里天气凉、风景美、民风淳,明年还要到乌当来避暑旅居。
近年来,新堡布依族乡锚定“春赏花、夏纳凉、秋品果、冬泡汤”四季游定位,鼓励群众改造闲置农房,发展避暑旅居民宿,并通过改善人居环境、发展家庭农场、举办民俗体验活动等方式,吸引了北京、湖南、广东、重庆等地的游客来此避暑旅居。截至目前,全乡累计发展避暑旅居民宿111家,今年累计入住避暑旅居游客700余人次,旅居时长平均为40天,人均月消费2200元,为当地群众拓宽了增收路径。
接下来,新堡布依族乡将策划更多民族、民俗文化活动,不断提高避暑旅居服务水平,丰富游客避暑旅居沉浸式体验。同时,持续深化农文体旅融合发展,改善人居环境,盘活闲置农房,发展避暑旅居产业,全力打造乡村避暑旅居示范带,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活力。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黎荣 文/图)
(《旅居游客享“文化夜宴”》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上一篇:这支青铜矛上有“成都”的最早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