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宁讯 (记者 张慧慧 通讯员 高贤明) 8月13日,记者从西宁市委组织部获悉,西宁市出台《人才服务支撑“五个中心城市”建设的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一年多来,统筹实施生态环保、盐湖科创、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绿色农业、教育卫生领域人才引育“六项工程”,已初步形成产业与人才同频共振、互促共进的良好格局。
西宁市着眼生态环境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需要,精准引进生态修复、污染治理等领域人才,培育本土环保技术骨干,构建起覆盖生态监测、环境治理的全链条人才梯队,人才队伍规模、素质和结构不断提升。聚焦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会同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建设盐湖资源绿色高值利用重点实验室,引进院士团队开展指导。持续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盐湖领域重点企业合作,指导盐湖重点企业打造研发中心。连续举办两届盐湖产业创新服务基地专题训练营,不断夯实盐湖产业创新服务基地建设人才基础。围绕光伏、风电、储能等产业发展,用足用好专业智库资源,编制《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示范中心城市建设纲要》《西宁市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示范中心城市建设新能源开发方案》,为新型电力系统示范中心城市建设锚定方向。
同时,西宁市立足地域文化特色,广纳文旅策划、非遗传承、数字文创等复合型人才,柔性引进2个专业团队。围绕公共文化、乡村旅游等领域,分层分类开展教育培训20余期,覆盖1700余人。紧扣现代农业发展需求,选派农业领域“科技特派员”赴田间地头及相关企业开展指导服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施教育人才培训计划与教师成长“园林行动”,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定期选派业务骨干赴省外标杆医院进修,持续激活教育医疗领域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