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罗田怡 赵奕 摄影 雷远东
8月17日晚,为期10天的第12届世界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世运会”)在成都世园会国际友谊馆落下帷幕。成都世运会开闭幕式副总导演张晴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这场以“生机”为主题的闭幕式,充分依托国际友谊馆依山而建的地理优势,通过“借景造景”的方式,为来自全球的运动健儿献上一场情意绵长的告别盛典。
运动员入场
童声合唱送别
主火炬在温情中缓缓熄灭
“我们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概念。”张晴介绍,闭幕式场地的选择遵循“还原建筑最初设计理念”的核心思想,充分利用了国际友谊馆的独特优势。
这座依山而建的场馆,从视觉和地理上形成了天然的层次感。“它具备了川西民居的主要特色,而且其设计理念‘在成都见世界’与世运会精神高度契合。”张晴表示,导演组将场馆本身作为舞美主背景,实现借景造景的艺术效果。
在观众席设计上,导演组还别出心裁地采用了水滴和芙蓉花瓣的造型。“水滴象征凝聚力,芙蓉花是成都市花。我们用这种和谐的方式,让观众置身花丛中,置于天地自然之间。”观众席被分为三个部分,开放观众区还特别设置了小马扎,“希望用成都人天然的松弛感,让大家在秋夜里感受世运会的热情。”张晴谈道。
童声合唱
作为闭幕式最受关注的环节之一,熄火仪式在《友谊地久天长》的童声合唱中进行。张晴透露,届时镜头将切回开幕式现场的主火炬塔,“我们会看到火炬塔缓缓升高,然后缓缓降落,最后火焰熄灭,火炬塔下面的世运会主Logo也随之熄灭。”
“主火炬的熄灭并不代表世运会的完结,而是象征着友谊长存。”张晴强调,整个闭幕式讲究“情意绵长”的感觉,希望通过这种温情的方式传递运动精神的延续。
仪式环节同样精彩纷呈。运动员不按国别混编入场,以协会名义从观众席两侧入场,营造嘉年华般的热闹氛围。
此外,闭幕式还特别致敬了被称为“小青椒”的志愿者群体。“昨天下午,我看到志愿者们顶着烈日一张张擦拭座椅,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无私无畏、不怕吃苦的精神,为成都这座城市奉献。”张晴谈道。
玻璃建筑变身“凌空画布”
闭幕式实现科技艺术完美融合
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则是闭幕式的另一大亮点。张晴介绍,国际友谊馆的全玻璃建筑将贴满LED透明屏。“当夜晚来临,整个屏幕点亮时,仿佛一个凌空的建筑伫立在山上,通过各种视效的设计和变换,展现多彩灵动的视觉效果。”
舞蹈节目
文艺表演的压轴节目是一曲改编版的《成都》。“从温暖的钢琴抒情部分开始,转入爵士、桑巴,最后以大交响推起,整个情绪从静到动再到安静。”张晴说,希望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健儿能在这首熟悉的歌声中依依惜别。
同时,闭幕式的回顾短片展现赛场内外的精彩瞬间,里面包含了本届世运会精彩赛事瞬间、拼搏时刻以及感人画面等,“我们把这些瞬间总结为‘我们希望有一个美好的世界’,这些画面展现了成都人对生活和运动发自内心的热爱。”张晴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闭幕式后还举行了联欢活动。“大家辛苦拼搏了10天,在依依惜别时,我们希望用特别欢快的方式让大家感受成都的热情。”张晴透露,闭幕式上邀请北京冬奥会的著名DJ现场打碟,“音乐这种国际性符号最能让大家快速融入。”
闭幕式焰火
从开幕到闭幕,成都世运会始终坚持与自然共生的办赛理念。“友谊不仅在赛场上,更在赛场之外。”张晴告诉记者,当焰火再次绽放夜空,希望这份来自成都的“生机”与温情,将成为所有参与者心中最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