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米油盐|拍鸟分几步?绿水青山来回答
创始人
2025-08-17 21:15:48
0

最近,“打鸟”一词在社交媒体上爆火。这一摄影用语是指用长焦镜头远距离拍摄鸟类。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观鸟爱好者人数攀升至34万人,较2018年实现成倍增长。

拍鸟热潮兴起,老老少少拿起手机便能轻松“出片”,这不仅得益于生态保护带来的“好风景”,更离不开各地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好做法”。

首先,拍摄地点更加丰富。

如今,无论是山野林间、乡村小路,还是城市街区、公园绿地,人们常能邂逅形态各异的鸟儿,其中不乏珍稀品种,更不乏从候鸟变成留鸟的“新住户”。

据统计,我国鸟类总数超过1500种,约占世界鸟类总数的六分之一,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自2021年第一批国家公园设立以来,我国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稳步提升。同时,各地城市持续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在车水马龙间营造鸟语花香的休闲角落,为爱鸟人士提供了更多“近水楼台”的拍摄机位。

其次,拍摄天气更加“给力”。

鸟类摄影要“出片”,天气质量和拍摄装备同样重要。通常,能见度较高的大晴天是首选。

今年上半年,全国339个地级市的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8成。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原图直出”也能成为朋友圈里的“爆款”。

最后,拍摄服务更加完善。

了解鸟类飞行习性并进行预判,对于更好地捕捉画面非常重要。今年以来,多地推出城市版“观鸟地图”,方便游客提前了解当地的拍摄点位、特色鸟种等信息。

与此同时,生态旅游热潮还催生了“鸟导”这一新兴职业。他们凭借自身的知识和经验,为拍鸟爱好者提供专业服务。例如,在地处候鸟迁徙通道上的福建明溪,有30名专业“鸟导”,另有1100多人以不同方式从事与拍鸟相关的工作。据统计,当地上半年接待国内游客达78.4万人次,收入达6.8亿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年是“两山论”正式提出20年。走在兑现“双碳”目标的道路上,中国步履坚定、思路创新。

“拍鸟热”,是生态价值源源不断转化成经济价值的鲜活样本,也是全民共享绿色福祉的生动见证。“咔嚓”一下,画面里装满了原生态的自然美;放下镜头,我们目之所及尽是绿色发展的新答案。

来源:人民网

编辑:赵   倩

责编:黄昕鹏

主编:李彦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范曾失联,百亿家产内斗! 范曾突然被自己的亲闺女曝出,失联了。可范曾在86岁时,刚刚闪婚迎娶了36岁的徐萌,怎么会失联呢?86...
新《徐州市集中供热条例》10月... 转自:扬子晚报近日,经徐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修订通过,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
8月18日,北京有分散性降雨,...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市气象台8月17日23时发布天气预报:今天后半夜多云间阴,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阵...
国资专业化整合提速 年内国有控... 转自: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吴晓璐 杜雨萌    8月18日,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打破36项省级纪录   本报讯 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2025年海南省中小学生游泳比赛于近日落下帷幕。来自海口、三亚、文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