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申城的天气像复制粘贴一般
持续高温
11时35分
徐家汇实况气温已达35.3℃
轻松突破高温线
截至今天
上海今夏已出现31个高温日
其中
自8月6日以来
高温热浪已经持续12天
这波高温热浪远未结束。据预报,未来10天,副热带高压势力强盛、耐力足,一直牢牢把控着我国中东部地区,未来上海的高温天一个接一个,最高气温基本都是35℃或36℃。
看着这个温度
上海人直呼"吃!伐!消!"
更是给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烤"验
记者从奉贤区中心医院
心内科了解到
该院近期接诊的心梗患者
数量明显增加
最多的一天收治了6名患者
心梗的典型症状
就是胸痛或者后背剧烈疼痛
这类情况
患者通常容易引起警惕立即就医
但有部分患者
以非典型症状发病,极易误诊
一定要引起重视
"你当时是心脏骤停了,实际上你当时喉咙痛,就是心肌梗死了"
躺在冠心病监护病房的卞先生
几天前
因为喉咙不适前来就医
没想到在输液时竟晕了过去
经过抢救
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 卞先生:
5号晚上感觉喉咙痛就去医院了,药水刚挂上人就昏过去了,以前也发生过(喉咙痛),但是没有像这次严重,还好医生抢救及时。
医生表示
这其实是心梗的非典型表现
很容易被忽视
从而延误治疗
马江伟 奉贤区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
心脏自己是没有痛觉的,一旦发生缺血都是通过其他部位放射的阵发性的疼痛,上半身不适都要往心脏方面考虑。不典型,比如咽喉痛、头痛,有病人是后背痛,有的是脖子痛,还有人是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像急性胃肠炎。上半身不适,伴有头晕疲劳感的、伴有出冷汗的,我们都要考虑是不是心脏不好。
小坊报道过相似案例:
安徽40岁的张先生
肩膀疼痛一周
习惯性地以为是颈椎病犯了
便忽视了
没有及时就医
没想到突然晕倒在地,口吐白沫
送到医院时
已经没有任何生命迹象
医生判断这可能与心梗有关
此外,高温天气下
心梗还可能被误认为中暑
患者 叶先生:
那天出汗出了好多,我以为是中暑了,坐在那里开始眼睛有点晕了,后来他们给我送到医院里了,结果是心梗,血管堵住了。
马江伟 奉贤区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
如果是有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这样病史的,还是要注意休息,避开高温的高峰时间,如果出汗多,要及时补水,出汗特别多,要补充盐分和维生素。
气温每升高1℃
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6%!
在多数人的认知中
冬季往往是心肌梗死的"高发季"
鲜为人知的是
夏季同样潜藏着心梗的危机
医学数据显示
气温达到30℃以上
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明显上升
最高气温每升高1℃
心血管疾病风险会增加6%
那么
为什么夏季会心梗频发呢?
“心梗”一般指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致死率很高,夏季是心梗的高发期。
夏季出汗多,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增加心梗风险。
天气炎热,外周血管扩张,可导致血压明显降低,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容易诱发心梗。
气温高可引起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
所以
夏日切记保护好心血管
让身体处于适宜的温度!
远离致命的心梗
另外,医生特别提醒
高温天里
要避免直吹空调、猛喝冷饮、
出汗后立即冲凉、
高温剧烈运动和长期熬夜
心血管患者
要按医嘱定时定量服药
保持血压、血糖稳定
如果出现异常波动应及时就医
看看新闻记者: 吴口天
编辑: 盛莉
摄像: 陈嘉安
责编: 李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