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永流淌 “己任”精神代代传 ——“双虹书院”石碑背后的革命往事
创始人
2025-08-17 16:39:03
0

红领巾志愿讲解员将革命往事娓娓道来。记者 叶诚 摄

福州市双虹小学的党性教育实践基地内,几个月前上演了一场温暖对话:4名革命先辈的家属代表被聘为“薪火相传党史宣讲顾问”,他们走进校园,在这块承载着红色记忆的厚土上,捐赠关于先辈革命事迹的红色书籍,与少先队员面对面讲述革命往事,让凝结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双虹精神,在代代相传中熠熠生辉。

这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前身是创建于清朝中叶的双虹书院。它是福州地区较早燃起革命火种的地方,并成为我党在福州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走进校园,新教学楼施工时意外挖出的“双虹书院”石碑,在古树浓荫下静静矗立,斑驳的痕迹里,藏着一段烽火淬炼的岁月。

1926年,当国共两党合作组建的北伐军进军福州时,台江后洲一带的林亨元、郑太初、林春钦、王仰前等青年以“天下为己任”之义,组建“青年任社”,他们上街游行、呼口号、贴标语,宣传反对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开展一系列革命活动。大革命失败后,“青年任社”重新集合起来。1928年,林亨元、郑太初、蔡训忠等人在双虹书院旧址上创办了双虹小学,他们以办学为掩护,探索革命真理,开展革命活动,引导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启发学生领悟革命道理,让这座校园成为播撒革命火种的秘密阵地。

烽火岁月中,双虹师生始终与民族命运同频共振。1931年,日寇策动“九一八”事变,学校在教学中强化反日爱国教育,组织高年级学生成立抗日铁血团,上街宣讲救国道理、号召抵制日货,少年身影成为乱世中燃起的星火。1933年,“福建事变”失败后,林亨元等人认识到革命必须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成功,决心跟共产党走。此后,学校组织了留日同学会,他们和“大众社”、《回声》副刊等群众性抗日团体紧密联合,经常一起会商开展救亡活动事宜。1938年2月,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成立后,开始把各个群众抗日组织和进步分子团结在共产党周围。根据办事处主任王助的安排,卓如打入官办的抗敌后援会宣传部,任《抗日旬刊》主编,卢懋榘、郑挺等到双虹小学以教员身份为掩护开展党的活动。在党的领导下,学生们到街头讲演、演话剧、唱抗日歌曲……救亡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期间,顾风、李铁、林白、张文旭等党的许多重要干部常出入或住宿学校,学校因此成为党的重要活动所在地。

如今的双虹小学在校内建立了党性教育实践基地,展现了革命先辈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高尚情操。目前,双虹小学已成为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福州市党性教育实践基地,还是福州市小学唯一的党性教育教学点,发挥着重要的红色教育场所的作用。

“双虹小学创办90多年来,始终秉持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办学宗旨,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践行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让爱国主义教育真正落地。”双虹小学书记、校长陈瑜说。

近年来,学校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根据光荣的革命史迹编写了校本教材《永不消失的彩虹》和绘本故事《以天下为己任——振兴中华》,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思政教育。此外,学校组建起台江区红领巾志愿讲解服务队双虹小学分队,常态化在校解说校史,传承红色基因。截至目前,基地开展数百场活动,接待省、市、区各级单位上万人次参观学习,成为展示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窗口。今年,学校将启动台江区第一所少年军校建设,通过课程创新与实践拓展,探索红色教育与国防教育融合的新路径。(记者 傅亦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有狂奔也有跌跌撞撞,北京为什么... 历经3天多的比赛,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落幕。全球机器人领域最聪明的头脑聚在一起碰撞火花,播下...
落地北京门店 京东放不下社区团...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北京商报)京...
“两新”政策实施成效明显 转自:十堰发布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行一年多来,效果持续显现,在...
1700亿的金龙鱼,打了场翻身... 金龙鱼,打了一场翻身仗。  8月12日晚,“油茅”交出亮眼业绩,1-6月营收1156.82亿元,净利...
攻守兼备 让客户获得实实在在的... 攻守兼备 让客户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访民生加银恒泽债券基金经理关键◎记者 陈玥 步入下半年,怎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