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为2025北京长城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的2025怀柔国潮文化季持续释放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力。继“山谷回声”音乐会点燃山野活力、“科学家中医养生局”回应青年健康需求后,一场关于神话、地理的沉浸式展览——《山海经行·怀柔百神》日前在怀柔水岸艺术街区藏书房正式启幕。
本次展览由怀柔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携手文脉云科技,以《山海经》文化IP展开跨领域转译实践,为怀柔研学体验注入新内容。活动中,一场融合古籍记载与地域特色的互动体验吸引了众多孩子参与。一张依据《山海经》原文手绘的地图成为焦点,地图不仅清晰呈现了书中群山的位置关系,更与现实中的中国地理形成巧妙对应,让千年前的山海图景有了可触摸的坐标。
活动鼓励孩子们带着从怀柔各地寻来的小石头参与其中。这些天然形成的石头形态宛如微缩的山峦,恰是怀柔大地肌理的生动缩影。孩子们将手中的“小山石”摆放在地图上,在这一过程中,《山海经》里的神异山川与怀柔的本土山石完成了跨越时空的对话。
除了地图互动,活动还设置了“神兽问答”“姓氏打卡”“神话线索追踪”等游戏集章环节,观众在完成每一项任务后可获得印章兑换专属纪念小礼,极大提升了参与感和探索乐趣。活动还设置“姓氏树”装置,唤起大家对于文化身份的个人连接。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同期举办了“国潮IP与地域文化活化路径”学术沙龙,中国科学院科技史博士刘毅,知名导演、编剧李京东,文脉云智库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王岸柳齐聚,围绕“神话激活现实,IP承载地域”展开交流。他们聚焦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城市文化IP塑造、青年传播机制等议题,展开多轮互动对话,进一步拓展了展览的学术深度与公共延展性。
“怀柔”一词,源自《诗经·周颂》“怀柔百神,及河乔岳”,映照了先民对自然神灵的敬畏与祈愿。而《山海经》中记载的神兽异族、山河图景,正是这一精神观的具象化表达。作为2025怀柔国潮文化季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海经行·怀柔百神》不仅是一场艺术展览,更是怀柔探索传统文化日常化表达、增强公众文化亲近感的实践之一。
2025怀柔国潮文化季将一直延续至10月31日。期间,还将有8月23日傍晚举办的“日出东方”草坪面包电影市集,让市民游客在光影与美食中感受国潮韵味;活力满满的国潮骑行,穿梭于怀柔的山水间,用运动诠释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沉浸式的民宿剧本娱乐,将在地文化与互动体验巧妙融合,以及经典的京剧演出等,以非遗魅力展现国潮底蕴。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上一篇:银幕经典“驶”上音乐剧舞台
下一篇:普特会 相逢一笑 难泯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