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墨义创新工作室:“智”护龙江路
创始人
2025-08-17 06:40:32
0

(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王迪

8月12日,在鸡西高铁连接线公路上,一台装有护栏清洁设备的车辆缓缓驶过,1名操作员稳坐驾驶座,通过液压系统操控着车身上的双滚刷灵活升降摆动,对护栏进行清洗。这是杨墨义创新工作室最新改良的公路养护设备之一,10公里路程仅用1吨水,1小时就完成了过去8名工人大半天的活儿。清洗后的护栏锃亮如新,连缝隙处都干干净净,既不影响交通,又让这条高铁连接线始终清爽整洁。

自2018年8月成立以来,杨墨义创新工作室以“技能培训+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为路径,构建起公路养护人才培养体系,累计实现技术革新5项、获国家专利6项,更以多项实用型创新成果破解行业难题,成为黑龙江省公路养护领域的技术标杆。

自工作室成立至今,陆续荣获交通运输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命名的第二届“最美公路人”(团队)荣誉称号等,今年,更是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

攻坚克难:从“经验修补”到“精准养护”

近年来交通量大幅上升,导致路面病害严重,路面养护工作任务更加繁重。面对传统热拌沥青成本高、污染重、质量不稳定等痛点,鸡西市公路养护站党员技术骨干带领团队通过30多组对比试验和数理分析,研究出了适合鸡西严寒地区的沥青冷补料生产配合比、油石比和拌合设备,并进行沥青冷补料生产,经验证,完全达到各项质量技术标准,改变了车载沥青混凝土强制拌合设备的传统生产方式。

“经过创新,每吨补料节省成本300多元,成功解决了外购沥青冷补料造价过高、质量不达标的问题。冷补料拌合设备获得5项实用新型专利,‘寒冷地区公路路面冷补料试验研发及应用’科技项目,助推了养护技术升级,极大地提升了路面养护效能。”杨墨义创新工作室的领军人杨墨义向记者介绍。

创新突破:从“市场采购”到“自主智造”

在鸡西市公路养护站的管辖路段上,记者看到,在一些关键养护节点处,可见安全警示摆旗智能机械人正“履行职责”,向过往车辆与人员发出注意安全的提示。

杨墨义告诉记者,现在市场上的安全警示机械人有很多缺点,续航短、易损坏,造价还比较高。因此他带领团队拆解分析采购的机械人产品,重新设计太阳能供电系统与限载保护装置等,研制出公路施工现场安全警示摆臂智能机械人。性能上优于市场上的产品,使用寿命得到极大的提高,已在多个养护站段投入使用,始终保持高效稳定的工作状态。

除了安全警示机械人,杨墨义和团队还在工作中受到了常温沥青拌合设备“市场空白”的困扰。

“常温沥青在公路养护施工中应用越来越多,利用常温沥青的拌合设备却找不到生产厂家,而利用热拌沥青设备进行常温拌合会出现物料黏结、清理废料耗时耗力等问题,影响工作效率。”面对这样的问题,杨墨义心里萌生了一个念头:“靠他人不如靠自己”。

说干就干,杨墨义带领创新团队深入钻研,找到了问题根源,通过采用同心轴正反两套动力同时搅拌的创新设计,成功实现常温沥青机械化拌合,大幅提升生产效率,获得国家专利。该设备在常温环境下,既能生产常温液态沥青混合料,也能生产冬季沥青冷补料,还解决了物料残余难题,减少清理成本,保障拌合质量,降低了路面病害的发生率,极大地提高了公路养护水平。

此后,他们又进一步完善了除尘系统,使得 LB2000型环保常温沥青混合料拌合站成为新型环保的拌合设备,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立足岗位:从“人力密集”到“智能高效”

“做好道路养护,就要聚焦一线问题,近年来,我们工作室持续推出‘小改小革’,用智能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杨墨义向记者介绍。

夏日,路肩草疯长,打草成了恒桦公路道班日常工作中最艰巨的任务。以往的作业方式是使用镰刀和背负式打草机,这种方式效率低、工作强度大,而且背负式打草机重量大、噪音大、发热量高,操作人员很难长时间持续作业。为解决这个问题,工作室组成攻关小组,经过多次试验,成功改良出方便、快捷、高效、省力的新型打草机。这款打草机安装在小推车上,角度和高度可以自由调节,不仅能方便快速地清理边沟和边坡的杂草,操作也十分简便。这款打草机投入使用,改进了公路除草模式,解决了公路道班养护路线长、人员少、打草任务重的问题,极大地提高打草工作效率,降低养路工的劳动强度。

公路护栏清洗也是重要的一线作业。以往采用人工擦洗及高压水枪清洗的方式,人工清洗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存在较多风险隐患;高压水枪虽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清洗粗放、耗水量大。为解决这些问题,2023年,工作室历时 2个多月研发出公路护栏清洁设备,采用多个液压部件提高终端清洗装置的灵活性,采用分段控水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可清洗不同形状的公路护栏,清洗效率高,清洗干净、无盲区。

“创新不是实验室里的高深课题,而是让养护工少流汗、让道路更耐用的实在事。”杨墨义表示。此次获得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对于工作室来说,是激励也是动力。未来,工作室将与时俱进,紧紧抓住新技术带来的机遇,深入探索智能监测系统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研究开发适合公路养护的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科学养护、绿色养护,为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邂逅青岛晨曦之美!“晨光巴士”...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17日讯 盛夏时节,青岛各大旅游景点内人头攒动,特别是各大海水浴场更是人气爆...
太平洋证券-医药行业日报:诺华... (来源:研报虎)市场表现:  2025年8月15日,医药板块涨跌幅+1.16%,跑赢沪深300指数0...
方便面才不是垃圾食品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微博 #每天吃超31包方便面才可能致...
东方植萃,奢护新生:花贝净洗衣... (来源:蚌埠新闻网)转自:蚌埠新闻网在追求健康品质生活的今天,花贝净洗衣液以“源于自然,净化生活”为...
“飓风猎人”飞入飓风“艾琳”风... 当地时间8月15日,执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气象侦察任务的“飓风猎人”小队成功飞入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