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依法惩治力度 协同破解“执行难”
创始人
2025-08-17 01:56:35
0

(来源:法治日报)

转自:法治日报

□ 韩茜茜 李沫沂   今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出台《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自2024年10月最高法、最高检颁布《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不到一年,两高首次联合公安部对进一步健全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的办理机制作出系统布局,是推动解决当前“执行难”问题的关键一招。   《解释》的出台无疑是对“老赖”的杀威棒,《解释》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以下简称拒执罪)情节严重的行为类型化,概括而言有三种类型:首先将“积极对抗型”的传统拒执行为作为首要打击对象,细化法律的保护范围;其次将“消极规避型”的隐蔽拒执行为作为侦查打击的重点,穿透“假离婚”“假委托”的表象,依法认定拒执行为的本质;最后针对虚假和解、虚构租赁等“权利滥用型”拒执行为,建立“法律行为—经济实质—主观意图”的三重审查程序,如债务人具有履行能力,却通过和另案当事人达成虚假和解的方式,放弃部分到期债权,并向另案法院申请结案,意图规避对到期债权的执行,致使生效判决无法执行,情节严重,法院依法认定构成拒执罪等。   但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拒执罪在司法实务运用中的认定和适用,也存在着财产状况调查难、证据标准不统一、程序衔接不流畅等问题,加之实践中执行压力、理念偏差和外部干扰等因素叠加,都使该罪在适用上面临着较大挑战。因此,面对挑战,应当以此次《意见》颁布为契机,加大依法惩治力度。   首先,要准确把握证据标准,统一证据认定规则。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意见》规定的证据要求收集被执行人涉嫌拒执罪线索材料,构建“执行—刑事”证据转化规则,准确把握证据标准,确保证据能够充分证明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例如,对于证明犯罪嫌疑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证据,要详细审查其财产状况、收入来源等相关证据,综合判断其是否具备执行能力;对于证明犯罪嫌疑人拒不执行行为的证据,要审查其行为的具体表现、实施时间、造成的后果等,以准确认定其行为是否构成拒执罪。   其次,在办案过程中,各部门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确保程序正当。《意见》围绕侦、诉、审各环节,对公、检、法三方在拒执犯罪案件中的职责分工和协作配合作出原则性规定。《意见》全文二十条,细化了拒执案件“公诉+自诉”双轨追责模式,通过细化自诉案件的程序规范,全面激活拒执罪的自诉路径,形成双轨并行、相互补充的追责机制,从制度设计上为债权人提供了更充分的权利保障。同时,创新性地将财产保全措施前置化、全程化:公安机关在立案侦查阶段即需对涉案财产采取控制措施;法院在自诉案件受理阶段也可采取保全措施。这种机制设计有效破解了传统模式下财产控制滞后导致的执行困局,确保刑事追责与债权人权益实现同步推进。   最后,各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人民法院在发现犯罪线索后,要及时、准确地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材料,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侦查工作;公安机关在立案侦查过程中,遇到需要人民法院协助调查取证等问题时,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人民检察院要充分发挥立案监督和审查起诉职能,加强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的沟通协调,确保案件依法顺利办理。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圆满完成... 新华社快讯: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长征十号首次系留点火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文昌航天发射场载人月球探测配...
美俄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 特朗普... 当地时间8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当天稍...
写在深秋的短信 写在深秋的短信... 1、 霜降节气天渐凉,早晨寒气结了霜,请你晨炼等一等,太阳一出暖洋洋,经常锻炼身体好,愿你身体健康万...
夫差究竟犯了什么错误 吴国灭亡... 还不知道:吴国灭亡的真正原因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既然,吴国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