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布重磅报告!
创始人
2025-08-16 19:21:41
0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中心)

CFIC导读

报告提到,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社会信心持续提振,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强化逆周期调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创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原标题:【金融街发布】人民银行: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

人民银行15日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提到,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社会信心持续提振,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强化逆周期调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创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一是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5月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并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充分满足实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二是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健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框架,5月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带动存贷款利率下行。三是引导信贷结构调整优化。5月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加力支持提振消费、科技创新等重点内需领域,落实好存续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四是保持汇率基本稳定。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发挥好汇率对宏观经济、国际收支的调节功能,综合施策,促进预期平稳,在复杂形势下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五是加强风险防范化解。稳妥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持续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体系。

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较为明显。金融总量平稳增长,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分别增长8.9%和8.3%,人民币贷款余额268.6万亿元。社会融资成本处于低位,1-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比分别下降约45个和60个基点。信贷结构不断优化,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6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与上年末基本持平。

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贸易壁垒增多,主要经济体经济表现有所分化,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同时,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要保持战略定力,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下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进一步健全货币政策框架。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性的关系,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

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持续营造适宜的金融环境。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持续强化利率政策的执行和监督,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资金空转,把握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保持自身健康性的平衡。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本文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解读】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速揽” 未来信贷投放主线明显

新华财经北京8月15日电(记者 翟卓)15日,《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重磅发布,在总结上半年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同时,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并对下阶段货币政策思路进行阐述。

“总的来看,面对上半年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及诸多不确定性,货币政策组合拳与其他宏观政策相互配合,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持续营造适宜的环境,同时宏观政策思路的转变也有助于经济供求动态平衡。往后看,已实施政策的效果还将进一步显现,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也仍是未来信贷投放的主线。”受访人士说。

——上半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显效

报告显示,上半年,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较为明显。金融总量平稳增长,信贷结构不断优化,社会融资成本处于低位,人民币汇率也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梳理来看,人民银行在去年四次实施了比较重大的货币政策调整之后,今年上半年又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包括降准降息、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三大类、十项举措,并在1个月内全部落地实施。

业内专家表示,这些举措既有总量保障也有结构优化、价格引导,既有传统工具的拓展优化也有新工具的探索创新,在注重部门协调的同时,还强调外界沟通。从前7个月走势较好的金融数据来看,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效果较为明显。

与此同时,报告还体现出宏观调控思路转变逐步显效。无论是5月推出的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工具,还是近日宣布的育儿补贴及两项贷款贴息政策,都表明我国宏观政策思路在加快转变,更加关注惠民生以及提振消费。

在上述专家看来,我国已逐步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居民消费尤其是高质量的服务消费空间巨大,有助于实体经济供求动态平衡。

其表示,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将逐渐从商品消费主导向服务消费主导转变,未来服务消费有望保持蓬勃发展势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我国服务业估值也有进一步改进空间。

另在物价方面,报告中还提到,有效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也有助于经济供需平衡,并且会对物价回升产生积极影响。

市场人士表示,近年来人民银行多次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社会融资条件比较宽松,在提升物价方面货币政策做了很多努力,并已将其作为政策的重要考量。但从根本上看物价还是由供需来决定,提振物价需要各项宏观政策发挥合力。

中央提出整治内卷、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后,近期焦煤焦炭、热轧卷板、玻璃等大宗商品价格都出现了明显上涨。“随着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供需良性循环有望加快,对于促进物价回升也有积极作用。”上述人士说。

再往后看,报告明确,人民银行将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

在市场人士看来,政策举措从中央银行到金融体系再到实体经济,其传导效果是会持续的,已实施政策的成效会进一步显现。下一步,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关键还是要抓好落实,对前期政策的传导情况和实际效果要密切跟踪,保持连续性,增强灵活性,充分释放政策效应。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仍是未来信贷投放主线

当前,银行贷款的重点投向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方向一致。报告开设的四个专栏,均聚焦于信贷结构优化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报告显示,近年来人民银行从多个维度着手优化信贷结构。大部分新增贷款投向新动能和扩内需相关领域,新增贷款结构已由2016年的房地产、基建贷款占比超过60%,转变为目前的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占比约70%。

如在专栏1中,报告梳理了普惠小微金融服务十年成就,并表示人民银行将不断提升普惠小微金融可获得性、可持续性,实现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同时其中还包含涉供应链和行业等方面的表述,体现了对整治内卷式竞争的关注。

业内人士表示,一些支柱产业的供应链产业链长,涉及面广,稳定发展对经济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人民银行积极推动供应链票据平台、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建设,满足企业供应链融资需求,在盘活应收账款、缓解现金流压力上成效显著。

而根据专栏2,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力度持续增强。报告显示,近年来不仅有大量信贷资源投向科技领域,还有更多工具提供政策支持,有力推动了科技贷款服务量增、价降、面扩。截至6月末,科技贷款余额已达44.1万亿元,同比增长12.5%。

今年5月,人民银行又联合证监会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进一步丰富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渠道和机制,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更有力金融支撑。

专栏3则显示,我国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提升。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人民银行逐步转变宏观调控思路,支持推进结构优化。

例如从贷款期限结构看,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有助于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近十年来,我国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占比已经上升了近11个百分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持续快于全部贷款增速。

另外从社融存量构成看,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企业债券、政府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等直接融资占比已提升至31.1%,较2018年末上升了4.4个百分点。

“当前贷款期限提升,有助于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而直接融资占比上升,则代表我国融资结构持续优化,不仅有利于更好满足企业多元化的融资需求,也可充分发挥财政乘数效应进而更好拉动总需求。”受访人士说。

最后在专栏4,报告强调,金融支持促消费要关注改善高品质服务供给。目前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结构中的服务消费占比仍低于50%,还有较大增长空间。

在业内专家看来,需求较强领域的服务消费供给不足是当前我国促消费面临的突出矛盾,这也为未来金融支持促消费指明了方向。金融部门要支持推动改善高品质服务消费供给,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助力释放消费增长潜能。

本文来源:新华财经

记者:翟卓

 微信编辑: 方子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尺度生猛,这部新剧太敢拍了 有些父母拼命追求“快乐教育”,只求孩子平安健康;也有父母把全部希望压在孩子身上,恨不得他一举成龙。可...
《生万物》捧红了谁?一男三女,... 央视的年代大剧《生万物》,爆了!该剧上线四天,收视峰值突破3.2,热度牢牢占据了全网第一,观众们的追...
《定风波》:“海崖”被屠的原因... 由王星越、向涵之等人主演的网剧《定风波》正在网络视频平台热播,这部剧的主演标签是悬疑,剧中包括七个单...
如果世界首富买了你隔壁的房子,... 全文共1983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文|夏云 01 当“邻居”是世界首富 假设有一天,你正在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