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孔海丽 北京报道
8月14-17日,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举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场见证了多项赛事。
这两年,机器人进步很快,虽然尚无法达到完美预期,但想想30年前,我们还在看黑白电视,到房顶上摇天线找信号。同样,时间和AI技术也会慢慢让机器人变厉害。
“从来没见过这么多机器人开运动会,比想象中厉害。”长跑、足球、体操、搏击、跳远,甚至表演中国功夫,尤其是足球5V5比赛,已经做到了全程由AI算法自主控制,没有人遥控干预。
以前真不敢想,机器人能干这么多事儿!当然了,搞笑花絮也不少,“突发恶疾”摔倒的,半路掉胳膊的,踢队友的……网友评价,全场担架最忙。也有很能干的,足球德国队踢荷兰队,半场就踢出了8:0的血腥比分。最颠覆认知的是场景赛——机器人模拟分拣处方药,做酒店场景的清洁服务,这些不是表演,而是未来保姆、护士、工人的雏形。
笑归笑。但是从来没有一个时刻,能够让大家这么清晰地感知到,机器人已经悄悄完成了大进化。原来印象中只能慢慢走、中看不中用的人形机器人,现在已经能跑能跳能干活。
而且这场比赛,是全球首场高规格的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汇集了全球五大洲、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集中展示和检验机器人技术的最新成果。这背后,机器人的机械结构、人工智能、传感等各项技术进展飞快。
这场比赛,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突破口,成为公众理解机器人的“认知加速器”,也是技术从实验室走进工厂、医院、家庭的“关键起跑线”。
不要小看机器人哦,以前的“机器人老奶”,有的已经健步如飞。科技进步的速度很快,可能在我们不经意间,机器人化身搭档就会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