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优化职业技能培训到培养高素质人才,从拓展就业岗位到探索就业方式,如何推动就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浦东新区、松江区、团市委等召开的“十五五”规划市民圆桌会上的热议话题,为优化就业政策、破解就业难点、激活就业活力提供了思路。
上海正全力建设“五个中心”,强化“四大功能”,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在高端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建设高素质青年工匠队伍,是支撑产业跃升的基石。
建议:在“十五五”期间,加大高端技能人才培养,在产教融合中更好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广“企校双元”中国特色学徒制,由企业资深工程师与院校教师共同研发讲授专业课程,动态更新课程内容,与企业技术迭代同步,并组织学生在合作企业真实生产场景中进行项目化实训。对深度参与的企业给予专项补贴及“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建设一批服务先导产业发展的高水平公共实训基地。 建议人 白妞
上海近期出台新政,通过“生育友好岗”+“产假社保补贴”的政策联动,最大限度破除女性就业壁垒,助力女性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我们非常乐意为员工构建生育友好环境,但也给企业带来了刚性成本支出,且缺乏长效激励机制。员工不仅担心生育产生的经济压力,也面临照顾家庭和职业发展连续性的困境。
建议:在“十五五”期间,进一步强化“生育友好”导向,鼓励引导企业探索弹性工作制度,试点开发既有专业性,又能灵活支配时间的新型岗位,并出台灵活用工配套指引,保障企业和职工双方权益。构建生育友好型企业认证体系,对母婴设施建设、女性职工培养等指标良好的企业给予一定政策支持和优惠。优化家庭支持体系,探索从孕期到学龄前分阶段、连续性补贴政策,重点向多孩家庭倾斜。整合社区与企业资源,通过公建民营、政企合作等,打造“15分钟托育服务圈”,并融入育儿知识讲授、女性健康管理等服务,积极实现“生育友好”。 建议人 丁瑜
上一篇:乐凯,卷“新”重来
下一篇:前7个月长三角区域进出口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