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胡子傲 通讯员李论 孙逊 欧丹)8月14日,一场万吨级的“芭蕾圆舞曲”在“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前极限上演。随着最后一座万吨转体桥精准转体就位,京秦高速遵秦段京哈铁路大桥四座转体桥全部完成转体施工,京秦高速遵秦段关键性施工节点被打通。
京秦高速公路全长约264公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四纵四横一环”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京秦高速遵秦段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京哈高速G1公路的并行线,路线全长165.15公里,项目起点是下院寺枢纽互通,途经唐山市遵化、迁西、迁安和秦皇岛市卢龙、抚宁、海港、山海关等地,2023年2月已建成通车,但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仍有部分路段未开通。
本次在建的京秦高速遵秦段B10标位于秦皇岛市区,由中交二航局、中铁六局联合施工,主线跨越海港区和山海关区,全长20.41公里。本次施工范围是从山海关收费站到山海关区沟渠寨西南500米处与龙海大道相接的路段,共约7公里。“最后一公里”被打通后,北京前往山海关将更便捷通畅,勾勒“山海相连”的交通新图景,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战略注入全新活力。
在施工转体过程中,北斗定位系统化身“空中标尺”,通过激光追踪,实时捕捉梁体三维坐标,精度达到±0.5毫米,让这座万吨巨梁在转体过程中的每一丝微小位移都能被精准捕捉。自动连续顶推系统则像一位精准的“操控者”,能够根据转体过程中的实时数据,智能调节转体速度,确保巨梁在85度转体过程中始终“稳如泰山”,最终实现“毫米级”精准对接。
上一篇:神二十乘组圆满完成第三次出舱
下一篇:“普特会”后,俄美又透露哪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