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诗萌 北京报道
“不用刷医保卡了,卡如果是您本人的,刷个脸用医保码就行。”8月10日,在天津一家中医院里,挂号处的工作人员对一位持有北京社保卡的就诊患者说。几年前,在这家医院里,使用异地医保卡跨省就医还需要在专门的一个窗口挂号缴费,而现在,无论是本地社保还是京冀两地社保,都可以直接刷脸挂号和支付。
这是数字中国建设在过去五年里突飞猛进的一个缩影。“‘十四五’时期,我国数智技术加速应用,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社会治理方式都发生了深刻改变。智慧医疗服务扩面提速,全国互联网医院年服务量超过1亿人次,全国医保码用户超过12亿人,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8月1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数据局副局长陈荣辉向包括《华夏时报》记者在内的媒体介绍。2024年我国数据生产量达到41.06泽字节,从纵向来看,比“十三五”末翻一番多,横向看,占全球的数据总量达到26.67%。
“数据资源爆发式增长,既反映了我国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也反映数字中国建设深入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程加速,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陈荣辉指出。
互联网普及率近80%
根据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5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79.7%。较“十四五”初期提升9.3个百分点。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69.2%,较“十四五”初期提升13.3个百分点。老龄群体互联网使用率达52.0%,较“十四五”初期提升8.7个百分点。
数字技术提升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普惠水平,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2025年5月国家数据局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4)》显示,从总体规模看,我国已连续12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2024年网上零售额155225亿元,较上年增长7.2%,实物网络零售拉动社会网络零售增长1.7个百分点。每年的“618”和“双11”购物节,都是各大电商平台无法放弃的战场。
陈荣辉介绍,在数字教育方面,中国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慕课也就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建设数量和应用规模都居世界第一,实现“全网好课、尽在掌中”;智慧文旅方面,全国5A级景区数字化改造完成率达100%,数字孪生、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应用让千年文明“触手可及”。智慧社区方面,社区服务更加智能,“一键式”老人求助等服务“指尖可达”,居家智能健康管理、远程问诊等应用,让社区生活更有温度。数字消费方面,即时零售、智能网联汽车、微短剧等数字消费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持续释放新型消费潜力。
尤其是短视频、微短剧,被许多上班族称为“电子榨菜”。
“前几年我还会看剧,现在平时都不太看电视了,除非是喜欢的演员有新剧上线才会专门去刷。下了班回到家,大多数时间都是用平板刷个B站、抖音,一晚上就过去了。”85后上班族小孙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91亿人,网民使用率达98.4%。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10.4亿,使用率达93.8%。短视频账号规模达16.2亿,每日全国上线短视频突破1.3亿条;短视频职业主播规模达3880万,同比增长1.5倍。网络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网民使用率为59.7%。
智能消费崛起
数据显示,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技术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截至2025年6月底,5G基站总数与2020年相比增长了5倍达到455万个,千兆宽带用户增长了34倍达2.26亿户,算力总规模位于全球第二,有力带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数字基建的发展不仅形成庞大市场投资需求,更引领了智能设备的崛起。今年春晚节目“秧BOT”,16台宇树科技H1人形机器人登上了春晚舞台,穿着东北味儿的花棉袄,扭着秧歌,手里转着红手绢,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宇树科技成立后制作的第一款机器人,在8月15日举行的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1500米决赛中,也正是这款机器人夺得了赛会的首枚金牌。
上述国家数据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 年,智能消费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其中智能车载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1%,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5%。
而2025年,“人工智能+”行动更成为科技创新领域政策支持的重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首席分析师杨畅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报告28次提及科技、15次提及技术,40次提及创新,充分表明了2025年政府工作聚焦科技发展、提升新质生产力的明确意图,其中还专门新提了培育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7月底,国常会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表示,“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有力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展望“十五五”,有信心、有能力在数字中国建设的征程上取得更大成就,推动数据要素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让全体人民更好共享数字化发展红利。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