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以前总羡慕朋友们上老年大学,现在家门口就有专业老师教书法,这日子越过越有滋味!”家住东丽区万新街道香邑花园社区的王大爷每周三都会准时出现在社区的银发乐活班,与老伙计们一起练书法。而在隔壁教室,一群孩子正围着老师做科普实验,阵阵欢笑声传出窗外……这是近日记者在香邑花园社区七彩全龄社区学校看到的场景。该社区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全龄友好社区学校,让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在家门口参与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享受终身学习的乐趣。
丰富课程 点燃全年龄段学习热情
进入暑期,家长总是担心孩子们无处可去、沉迷电子产品。该社区的七彩全龄社区学校早早备好了“暑期大餐”,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精准设置启智绘本、创意手工、暑期研学、科普实验、课业辅导、书法绘画、竞技体育等丰富多样的课程,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不仅如此,社区还针对中青年群体开设了瑜伽、编织、烘焙、花艺、职场技能提升、心理健康辅导等课程,满足他们自我提升和兴趣培养的需求;为老年人量身打造了智能手机使用、健康养生讲座、书法绘画、合唱舞蹈等课程,帮助他们融入智能时代、丰富晚年生活。多样化的课程设置点燃了全年龄段居民的学习热情,让社区学校成为大家争相打卡的“充电宝地”。
居民“点单” 社区“配菜”精准供给
“学校以社区文艺队为基础,起初只有4个班,仅面向中老年人。”香邑花园社区党委书记苏姗姗介绍,为让课程更贴近居民需求,社区通过线上线下共收集了3000多份调查问卷,根据居民“点单”,形成需求服务“菜单”,再按需“配菜”。
根据需求清单,社区联合街道,链接高校、区文化馆、区老年大学、共建单位等各类资源,通过“公益+低偿+市场”多种方式,对社区内闲置、低效空间有效盘活,相继开设了银发乐活班、幼儿启智班、青春启航班、成人悦己班、寒暑假活动班。其中常态化开展的课程30多类,根据不同年龄段科学安排课程时间,实现“错峰开课,分层教学”。
居民自治 建好队伍自主服务
近日,记者在社区学校看到,71岁的退休教师颜照杰正在给学员们进行合唱培训。“社区学校要持续良性运转,离不开规范管理。”苏姗姗说,社区党委牵头成立了文体教育委员会,成员均为社区志愿者,同时广泛吸纳辖区退休教师、专业技术人才、大学生、热心居民,组建了一支涵盖多领域、多技能的志愿服务团队,推动课程自主运行。
寒暑假学生增多时,居民还自发组建“家长互助群”,协助管理课堂秩序。越来越多的居民从“学员”变“主人”,主动参与社区学校的运营。
为保障课程持续开展,社区设立了“邑基金”,志愿者授课实行低价有偿的模式,收取的费用全部纳入基金,反哺学校发展。
如今,这座全龄友好社区学校不仅成为居民们学习的场所,更成了邻里交往的“连心桥”。从孩童的好奇提问到老人的爽朗笑声,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也为社区治理注入了温暖而持久的活力。
下一篇:日本的战争记忆依旧残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