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郭靓) 8月6日,记者从青海省卫生健康委举行的青海省“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系列新闻发布会西宁专场获悉,西宁市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为抓手,积极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引导城市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县域医共体实现全覆盖,群众看病就医体验提档升级,医保医药政策落地落实,“三医联动”赋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西宁市进一步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实行分级诊疗病种目录,已分别涵盖基层医疗机构和二级医疗机构病种240种和300种,为合理分流患者提供了指引。持续深化医疗集团改革,促进牵头医院资源下沉共享、技术协作帮扶。同时,推动省内三甲医院专家下沉四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机制+专家+技术”方式带动提升区域内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在县域范围内,共组建6个县域医共体,实现全覆盖。同时建设县域内影像、心电等资源共享中心。医共体内上转率下降至1.38%,下转率提升至17%,“一升一降”的分级诊疗成效初步显现。
提升公立医院服务水平,提质基层服务能力,打造“一转变三拓展一传承”家医签约服务新模式,重点人群签约率达94.9%、履约率达96.6%,家医签约服务在全国推广。大力推动中(藏)医传承创新发展,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全面推行预约诊疗服务,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就诊。优化门诊就诊流程,设立“患者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导诊、咨询、挂号、缴费、检查检验预约等一站式服务。
落实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与医保支付标准联动机制,实施医保基金直接结算医药货款。落地实施集中采购中选药品1057种和中选医用耗材113类,将藏药中常用的160余种道地药材饮片纳入医保药品目录,新增中(藏)医医疗服务项目37项,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