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参考报)
电力市场化改革迎来里程碑事件。《经济参考报》记者8月6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标志着涵盖电力市场各品种各环节的“1+6”基础规则体系初步构建完成,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去市场规则“碎片化”“差异化”的问题,为电力商品自由流动统一“度量衡”,从而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有关负责同志透露,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组织电力交易机构从与国家基本规则的一致性、出台程序的合规性、制度规则间的协同性等方面,对业务区域内现行市场制度规则进行梳理自查,推动各地在基本规则的要求下统一规范开展市场交易。
西北的风电、光伏点亮大湾区的灯光,西南的水电奔涌进长三角的工厂,电力资源突破地域限制实现“全国购”的背后,是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多级协同”的电力市场体系正加速从蓝图走向现实。
自2015年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实施以来,我国电力市场建设经历了大用户直购电试点、东北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试点、电力现货市场试点等“先试点、再总结、后推广”的过程,电力中长期、辅助服务、现货等各种市场、各类品种逐渐走向全国。
“但也存在市场规则体系不完整不统一、不正当干预行为时有发生、市场交易品种功能重复、省间省内市场衔接不畅、市场经营主体切身利益难以有效保障等问题,制约着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共享互济和优化配置。”上述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有关负责同志说。
破除市场分割和省间壁垒,建立全国统筹的“电力超市”,其核心是建立统一的规则体系。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修订了已经实施19年的《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形成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基础规则体系中的“1”,此后又陆续围绕电力市场运作的核心部分和关键环节编制出台了6项配套规则。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副主任韩放解释说,《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相当于整个电力市场的地基,规定了市场运行最根本的原则、目标和大的框架。6项配套规则相当于六根重要支柱,首先是交易品种的三项规则,中长期交易规则关乎未来几个月甚至几年的电力买卖,现货市场规则决定了“当天”或者“第二天”电力如何实时交易,辅助服务市场规则规范了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服务。其次是市场运行关键环节的三项规则,市场注册规则规定了谁有资格进市场买卖,信息披露规则要求市场参与者公开必要信息,计量结算规则解决的是“用了多少电,谁该付多少钱给谁”的问题,是市场交易的“最后一公里”。
“1+6”基础规则体系紧密配合、环环相扣,为电力市场规范有序运行扫清了制度障碍,最终受益的是经营主体,更是广大电力用户。
上一篇: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等 可举报!
下一篇:风雨更映党旗红 防汛一线显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