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克波力·库万德克和马队成员带领游客骑马穿过“天籁之林”(摄于5月20日)。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左洁 通讯员 巴格达提·伊德力斯 摄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洋 常驻记者 左洁 通讯员 沈睿燕
8月3日,天刚蒙蒙亮,四师七十八团五连“草原人家”民宿老板达吾然·赞歌台已起床,为客人精心准备早餐。在蒸腾的热气里,他热情招呼游客:“刚出炉的馕,配奶茶最好吃!”
“这段时间是新疆的旅游旺季,我们连队民宿接待量也逐日攀升。”五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赛力克波力・库万德克指着路边停靠的一辆辆旅游大巴介绍,“现在每天平均接待300多名游客,周末能突破500人,连队6家民宿和9家农家乐全是满房状态。”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主干道旁的“牧家乐”指示牌下,游客正扫码点餐,菜单上“手抓肉”“马奶酒”等特色美食赫然在列。
“‘卓老舍’民宿老板,是我们连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赛力克波力・库万德克带着记者走到一栋有着哈萨克族风情的院落前。院子主人沙卖提·沙瓦太正指挥员工晾晒刚绣好的哈萨克族刺绣,见有人来,立刻热情招呼。“2019年赛力克波力书记动员我开民宿,我还跟他吵过架呢!”沙卖提·沙瓦太笑着说,“当时我说,我们牧工只会放羊,哪儿会接待游客?结果他带着‘两委’班子帮我搞装修、教经营,我第一个月就赚了一万多元!”
说话间,几位游客提着打包好的奶疙瘩和牛肉干走出民宿。“这里的民宿太有特色了,晚上还能看篝火晚会。瞧,这里员工绣的披肩多漂亮!”乌鲁木齐市游客李洁举着刚买的刺绣披肩说。赛力克波力・库万德克接过话茬:“我们党支部就是要让职工明白,守着好山好水,把民宿变成产业,这才是可持续的振兴路。”
产业振兴重点在特色种养。在塔徒养殖合作社里,200多头哈萨克羊、萨福克羊正悠闲觅食。牧工必格扎提·夏尼亚提翻阅着记录本,算起了“收益账”:“我们养殖的有机羊凭借‘草原膘’不油腻的特点,单只售价可达1300余元,且已取得有机资格认证。”目前合作社存栏200余只羊,计划存栏量达到500只,养殖至10月上市销售。
午后,马队营地尘土飞扬,巴格达提·伊德力斯策马表演“姑娘追”,游客们拍手叫好。他现已成为连队“金牌向导”:“我现在每月收入超5000元,买了新车,住进新房,妻子也在民宿上班。”目前,连队22名牧工加入马队,年均创收超2万元。
近年来,五连党支部注重培育“土专家”,组织职工参加民宿经营、养殖技术等培训班30多场。这些“土专家”带着乡亲们搞旅游、拓销路。连队旅游物资配送中心加快建设,马队研学游项目启动,特色蜂蜜、土鸡及蛋品拓展了线上销路……
“从牧场到餐桌,从草原到云端,职工在这条产业链上有奔头!”赛力克波力・库万德克告诉记者,从“山大沟深无耕地”的牧业连队,到年接待游客6万人次的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昔日单一的牧业经济已变为“养殖+旅游+文创”的多元产业矩阵。牛羊出栏有订单,民宿经营有客流,手工艺品有销路,越来越多的职工在连队产业发展的道路上找到岗位、赚到收益。
下一篇:10区执法检查试点综合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