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团结报)
转自:团结报
□ 孟 欣 朱妍春
7月末,北京遭遇连续极端强降雨,山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密云区成为受灾最严重地区之一。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民革密云区支部闻“汛”而动,研判防汛形势,统筹党内资源,以实际行动诠释“同心同向、守望相助”的团结精神,展现民革的责任和担当。
7月28日,得知汛情消息的第一时间,支部紧急召开现场会议,在支部主委袁媛的带领下,支部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全区民革党员积极参与,迅速投入防汛救灾行动当中。袁媛及时与民革北京市委会经社处沟通,组织支部党员及民革企业家积极捐款捐物,仅半天时间便筹集3万余元善款。
为了解一线灾情,精准对接需求。7月29日,袁媛、副主委朱妍春及党员唐宏奔成立调研组,看望慰问撤离人员。当看到过膝的积水还在倒灌家园,调研组人员心情十分沉痛。随后,调研组前往民革密云区支部共建单位石城镇石城村,与村党支部书记当面沟通,了解需求,共商援助方案。
村内主干道多处塌陷,调研组人员只能徒步进入,坑洼不平的路面上积满了淤泥和杂物,稍不留意就可能摔倒。房前屋后的护坡护坝已多处损毁,裸露的山坡仍在不断滑落泥土,时刻威胁着村民的住房安全。村内小桥护栏已被冲断,桥下水流湍急。曾经美丽的家园,如今处处隐藏风险,给群众出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甚至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调研组利用半天时间,走遍村里的各个角落,召开线上会议,根据现场研判,调研组认为当务之急是解决群众的出行安全问题。
面对这满目疮痍,村党支部书记张建涛也忍不住哽咽起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洪水啊,损失太大了。好在暴雨来临前,镇村干部全员上阵,挨家挨户排查隐患,争分夺秒组织转移,全村未造成伤亡。”紧接着连声感叹“重建压力巨大”。袁媛不断安慰着张书记,心里也暗下决心,作为共建单位要尽力帮助村民重建家园。调研后第二天,将从民革北京市委会企业家联谊会筹集到的2万元善款交给村里,用于重建工作。
在不老屯镇中心小学安置点,民革密云区支部委员聂岩和党员马劼、何强、许会强等正在热火朝天地烧饭,自7月28日中午以来,他们主动请缨,依托民革振兴乡村志愿服务站,带领志愿者自带煤气、铁锅、食材等赴受灾严重的密云区不老屯镇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当大家知道许会强家也遭受了洪水的侵袭后,都劝他赶紧回去先把家里安顿好。许会强却说:“现在保障人员紧张,我们家那点损失不算什么,我还是先跟大家一起干,抓紧为抗洪一线人员和受灾的群众做好服务保障。”民革党员们在不老屯镇中心小学安置点设立服务点,撑起帐篷、打起炉灶,义务为抗洪救灾人员和受灾群众提供一日三餐。同时,民革振兴乡村志愿服务站也成为救援物资的集结点。在安置点现场,聂岩带着自己刚被大学录取的儿子聂旭泽大汗淋漓地忙活着。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北部山区的洪灾牵动着全市各级民革组织和党员的心。8月2日夜里12点,接到张建涛的信息,灾区急需雨伞等生活物品。民革密云区支部联合民革朝阳区委会25支部连夜筹集物资,8月3日一早,民革密云区支部3位入党积极分子王静、张薇、郭溪萌与朝阳民革党员李佳璐、郭艳琨等,会同北京密云博爱社会服务中心的社工和志愿者们,将筹集到的物资送至石城村安置点石城镇小学,并就地开展心理疏导、打扫卫生、消杀病菌等志愿服务活动。
这些奔波的身影、滚烫的心意,汇聚成民革组织与受灾群众风雨同舟的暖流。随着重建工作逐步推进,这份担当与温情也将继续传递……
上一篇:红底色 绿生态 新动能
下一篇:未来三天最高气温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