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7
本文字数:2005,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作者 | 第一财经 林靖
生育支持体系是一套组合拳,包括育儿补贴、教育、托育等多个方面,需要长期综合施策。当前,生育支持体系正持续完善。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对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适龄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财政部、教育部将统筹考虑学龄人口变化、财力状况等因素,研究适时完善免费学前教育政策。
根据《意见》,各省要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坚持保基本、保普惠,进一步健全学前教育投入机制,明确省以下分担责任,将公办幼儿园教师工资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确保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制定并落实公办幼儿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或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以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财政补助标准,提升办园质量水平。
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深入落实“双减”政策,支持中小学校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和社会实践项目,努力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鼓励各地出台多孩子女同校就读具体实施办法,帮助解决家长接送不便问题。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受助,做到应助尽助。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姜全保对第一财经分析,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也是我国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框架完善的一部分,减轻育儿家庭的经济负担,减轻教育成本,这对全社会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育儿友好型氛围起到重要作用。
根据央视报道,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教科文研究中心主任韩凤芹表示,免费学前教育政策的落地,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需要根据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分阶段有步骤推进。政策目标应聚焦于教育普及的程度与质量提升,充分考虑地域差异及教育结构的类型、多样性带来的挑战。
姜全保说,未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可能延伸到学前三年,再延伸到高中。这至少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实行。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育儿补贴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
根据新华社报道,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宋健介绍,从国际经验来看,较早进入低生育社会的发达国家大多采取了发放育儿补贴的方式进行生育支持。在微观层面,育儿补贴对不同家庭生育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但从宏观层面来看,总体上有利于提升生育水平或防止生育水平进一步降低。
姜全保认为,发放育儿补贴是直接的经济支持,此外,还有其他形式的支持,包括教育、托育、假期、医疗、居住等多个方面。
在地方层面,近期多地密集出台和完善生育支持的措施。
7月31日发布的《北京市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措施》提出,北京将加强生育服务支持,强化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生育友好多元支持政策,旨在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在四川攀枝花,近日,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联合印发《攀枝花市辅助生殖补贴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该市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减轻实施辅助生殖技术对象的经济负担,打造生育友好城市。该细则自2025年7月25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
另外,《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印发后,多地在答复市民问询时介绍了地方育儿补贴政策的实施进展。比如,在江西乐安,也有网友通过县政府官网咨询育儿补贴申领的时间。乐安县卫健委7月30日回应,国家已下发育儿补贴实施方案,江西省和市县均公开发布了相关信息,但根据方案要求,各省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下发省级实施方案,目前江西省正在积极向各地市征求意见,预计将在8月下旬下发省级实施方案,并在下发实施方案的同时开通育儿补贴申请通道,到时将通过官方发布,敬请等待。
此外,在当前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需要社会多方形成合力,其中,企业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梳理,自2021年以来,已有超过十家企业发布了鼓励员工生育的举措,包括名创优品、携程、去哪儿、大北农、侨银股份、快手、侨龙应急、远东集团、三七互娱、名创优品、小鹏汽车、劲牌。
姜全保此前分析称,企业出台鼓励员工生育的措施,有利于全社会形成鼓励生育的氛围。企业鼓励生育一方面做了实实在在的好事,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美誉度,提升员工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