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化疗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然而,化疗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一定的损伤,带来诸多不良反应,其中恶心、呕吐是最常见且令患者感到痛苦的症状之一。那么,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该如何做好护理,减轻这些不良反应呢?以下从多个方面进行科普。
一、化疗前的准备
①充分了解病情与治疗方案:患者及家属应提前与医生沟通,详细了解化疗的目的、过程、可能产生的副作用等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
②身体准备:医生会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必要的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确保患者的身体能够承受化疗。同时,患者需调整饮食和作息,保证良好的身体状态。
③心理支持:化疗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和心理上的压力,如焦虑、恐惧等情绪。家人和朋友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爱和支持,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二、化疗期间的饮食护理
①饮食原则:化疗期间,患者的饮食应遵循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的原则。选择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蔬菜和水果等。避免食用油炸、辛辣、油腻、刺激性强的食物,以及牛奶、鸡蛋等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
②少食多餐:建议患者一天进食5-6餐,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为宜,每餐七八分饱。这样可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避免因进食过多而引发恶心、呕吐。
③合理安排饮食时间:化疗当天,可将早餐时间提前,晚餐时间推后。化疗前2-3小时内避免进食,化疗后3小时内也不要吃饭,待恶心、呕吐症状有所缓解后再进食。
④补充水分:鼓励患者多饮水,以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同时也能减轻化疗药物对泌尿系统的刺激。但要避免在进食前大量饮水,以免影响食欲。
三、减轻恶心、呕吐的方法
①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有多种有效的止吐药物可供选择,如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昂丹司琼、格拉司琼等)、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化疗前预防性地给予止吐药物,并在化疗后根据患者的反应继续调整用药。患者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增减剂量。若呕吐频繁,需及时告知医生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通过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和营养,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②饮食调整:在化疗前2小时可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的清淡饮食,避免进食过饱或空腹接受化疗。对于已经出现恶心、呕吐的患者,可尝试吃一些干的淀粉类食物,如烤面包、饼干等,避免进食过甜、过热或有强烈气味的食物。
四、其他不良反应的护理
①口腔护理:化疗可能会导致口腔黏膜受损,引发口腔溃疡。患者应保持口腔清洁,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可使用软毛牙刷和温和的牙膏。如出现口腔溃疡,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口腔护理液漱口或局部涂抹药物。
②脱发护理:多数化疗药物会引起脱发,患者可在化疗前准备一些假发、帽子或头巾,以应对脱发带来的心理压力。同时,注意头皮的清洁和保湿,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发水。
③骨髓抑制护理:化疗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血小板等减少,使患者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的风险。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遵医嘱定期复查血常规,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五、生活护理
①休息与睡眠: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有助于患者恢复体力。患者在化疗期间应适当减少活动量,避免过度劳累。可在卧室放置舒适的床铺和枕头,保持室内安静、整洁、空气新鲜,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如有失眠的情况,可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一些助眠的方法或药物。
②适当活动: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患者可进行一些适当的活动,如散步、瑜伽等,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胃肠蠕动,减轻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活动时间可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渐延长,一般每天活动30分钟至1小时为宜。需特别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③皮肤护理:部分化疗药物可能会引起皮肤反应,如皮疹、皮肤干燥、瘙痒、色素沉着等。患者在化疗期间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化妆品和清洁用品,选择温和、无刺激性的护肤品。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或使皮肤过于干燥。穿着宽松、柔软、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衣物对皮肤的摩擦和刺激。同时,要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如需外出,应做好防晒措施,如涂抹防晒霜、戴帽子、打伞等,以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此外,如出现皮肤瘙痒,切勿用手搔抓,可轻轻拍打或涂抹止痒药物。
综上所述,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有效的症状管理、适当的生活护理等多方面的措施,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更好地度过化疗期,为后续的康复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每一位乳腺癌患者都能坚强勇敢地面对疾病,在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关爱下,顺利完成化疗,早日恢复健康。(广东省中医院海南医院〈海南省中医院〉外五科 何青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