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多年前建缙云寺 唐高祖曾题“禅真宫”
创始人
2025-08-07 00:37:01
0

□重庆晨报特约撰稿 姜孝德

黎明时,山苏醒了,升腾的雾气充满了山谷林间,这种雾气在丹崖的映衬下,宛若云霞。晨风来时,雾便随风飘扬,风急雾快,风慢雾徐。晨风裹挟着雾气在山与山之间横冲直撞,一旦碰着崖壁,它便直冲云霄。若此时正好遇上朝霞出来,升腾的雾气被霞光映照,刹那间幻化出五颜六色的光芒,格外艳丽。这种艳丽,不是凝固的,而是千变万化的,其形若幔若纱、若丝若缕、若柱若块,其色浅紫、绛红、粉红、深红、紫红——颜色虽然变化很多,然而,由于朝霞是红日的使者,它总是以红色为基调,故而雾气千变万化也难逃红色的影响。这种美丽的云,诗人称其为“缙云”,后来,这座山就以“缙云”命名。这就是重庆北碚缙云山名称的由来,这也是巴渝十二景所推崇的美景“缙岭云霞”。这是山与云的交响,这是风与崖的合奏,这是朝霞指挥大山演唱的多声部大合唱。

缙岒云霞的美丽令无数诗人为它献诗。清朝诗人姜会照赞曰:“云来山掩云如失,云去山空影似留。秀岭不曾分色相,赤城黄海望中收。”缙云山上更多时候看到的是云雾。云淡为雾,雾浓为云,狮子峰上望云宽广如海,人在云上,飘然若仙。这种虚幻的境界,是文人的最爱,这也可能是文人喜爱缙云山的原因。王尔鉴为什么要把缙岭云霞列入巴渝十二景?其实,我们从他的缙岭云霞“小记”便可看出端倪:“云来山掩,云去山现。《说文》:赤色为缙霞。赤色,云类也。黄帝以缙云命官。山胡以名,盖萃九峰之秀气,苍松古柏与丹崖翠壁相郁蒸,望之若云霞。每晨朝岚漠漠然矗霄而上,恍惚变迁,不可方物。观层峦叠嶂之耸峙,为兆缙绅先生酝酿光华之奇,即谓是山为缙云灵瑞也可。”王尔鉴行文曲折极了,说“霞”、说“晨”、说“朝”,他就是不说晨光,仿佛说了晨光,那个蕴藏在“缙岭云霞”中神秘之核就曝光了似的。试想,如果仅是丹崖映衬,缙岭之云会出现“缙色”吗?人家成语也还讲“云蒸霞蔚”,没有“霞光”,何来灿烂绚丽?似乎还没有几个人注意到,缙云山的雾气特别浓厚的原因,竟然得到了缙云山脚下嘉陵江小三峡的帮助。沥鼻峡距离缙云山也许远了一点,但是长2.7千米的温塘峡、长3.7千米的观音峡,它们就在缙云山的脚下,夜晚峡谷聚集的水汽,丰富了缙云山黎明的晨雾,这应该就是缙岒云霞特别壮观的一个原因吧。

我对于王尔鉴说缙云山“每晨朝岚漠漠然矗霄而上”甚是怀疑,“朝岚”会向上直冲云霄吗?近见缙云山上有云瀑的报道,内心豁然开朗。所谓云瀑,其实就是云(雾气)在山风的挟持下,迅速移动,一旦遇着山崖便陡然升腾而上,然后越过山脊,形成惊心动魄的“云的瀑布”。

要解析缙岭云霞,首先要解释“缙云”一词。当我们伸手撩开历史厚重的帷幕时,却发现“缙云”一名是华夏文化传播的结果。“缙云”不是重庆的原创,而是黄帝时的官名,后以此命名氏族,故有缙云氏。作为山名,全国有几处,最早出现在浙江处州,而非重庆。

巴人最早给缙云山取名叫“籍”。缙与籍,古音应是相同或相近。《华阳国志·巴志》言:“其名山有涂、籍、灵台、石书、刊山。”史学家任乃强先生说,“塗”即重庆南岸之涂山,“‘籍山’,疑即今北碚之缙云山。”“籍”极有可能是当时巴渝土著语言的记音,后来用汉字记录写作“籍”。后人为了让古时的“籍”山之名有意义,于是改“籍”山为缙云山。

缙云山海拔高900多米,在重庆城周边是最高的山了,有人称之为川东峨眉,也有人称小峨眉。这里是重庆的佛教重地,缙云寺与温泉寺、绍隆寺、白云寺、石华寺、复兴寺、大隐寺合称缙云山八大佛教寺庙。

有人说,王尔鉴把“缙岭云霞”选入巴渝十二景,使其名扬四方。其实不然。缙云山扬名于南北朝而盛于唐。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景平元年,缙云山建起了缙云寺,应该是它扬名的开始。到了唐代,唐高祖李渊为其写下了“禅真宫”三字,唐宣宗又赐寺额“相思寺”……唐以后,许多皇帝都为其赐字题名。到了这时,人们真不知是寺以山名,还是山以寺名。

明末清初,缙云寺被焚毁。后来的缙云寺是破空和尚于康熙廿二年(1683年)主持修建的。我时常感想:人文景观多随朝代更迭而更迭,多随人们的好恶变化而变化。自然景观就相对稳定多了,唐宋的缙岭云霞,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应该是十分幸运的了!

一座山的价值并不在于山有多大,景点多少,更有价值的应是千百年来文化的层层堆积。缙云山就是因为文化堆积而出名的,历朝历代都有名人往上面“添土”,让这座山越长越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学习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  敬爱的党组织:  三月上旬,我认真收听收看了本次“两会”的新闻专题报道,以下是我对于两会学习的思想...
实控人将发生变更,河化股份8月... (来源:北京商报)北京商报讯(记者 马换换 王蔓蕾)8月6日晚间,河化股份(000953)披露公告称...
最新或2023(历届)党员两会... 敬爱的党组织: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是提供公共讨论的民主平台,集合代表委员及公众的智...
数字化转型推动教育管理决策优化 (来源:新华日报) □ 孙莉梅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的推动下,教育管理正经历着从经验主导到...
关于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   尊敬的党组织:  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今天在北京拉开帷幕。俞正声主席在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