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形机器人实现从“钢铁伙伴”到“产业支柱”的跨越
创始人
2025-08-07 00:26:58
0

转自:证券日报

    ■贾丽

    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高光时刻。资本热度攀升,各类展会轮番登场,国内外企业争相亮出“钢铁伙伴”的最新成果。然而,热潮之下更需冷思考。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里的璀璨明星,到真正走向广阔市场,绝非仅靠技术突破就能一蹴而就。

    笔者认为,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在从“小规模试水”迈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过渡期,亟须从技术驱动转向市场驱动,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创新,从技术竞赛走向生态共建,从而更好地实现从“钢铁伙伴”到“产业支柱”的跨越。

    首先,以需求为锚点,破应用之关。长期以来,人形机器人产业存在部分企业沉迷于参数竞赛、却忽视市场真实需求的情况。要实现规模化应用,相关产业链企业需放下身段,深入工业巡检、仓储物流、医疗陪护等刚需场景,以“小切口、深应用”的策略,在真实环境中打磨产品,积累数据,反哺技术迭代。同时,企业可以探索创新商业模式,降低用户使用门槛,让技术不再高不可攀。

    其次,以生态为纽带,破系统之壁。人形机器人产业涉及硬件、软件、算法、场景等多个环节,单靠企业自身难以实现全链条突破,这就需要产业链上下游拧成一股绳。例如,企业应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加速前沿技术的转化;与零部件供应商深度绑定,合力攻克高精度伺服电机、精密减速器等关键环节;与垂直行业企业共同开发和探索方案,提升产品适配性。只有形成1+1>2的聚合效应,方可为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发展筑牢根基。

    最后,以价值为根本,破盈利之局。资本是产业的助推器,但绝非永动机。当资本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企业应将发展的重心从追逐估值转向创造价值,一方面,要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降低成本,让“用得上”和“用得起”画上等号;另一方面,要深耕细分市场,打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唯有实现自我造血,企业才能在漫长的产业长跑中行稳致远。

    这场关乎未来十年的产业突围战,需要的不仅是技术的勇气,更是战略的智慧。人形机器人的未来,不应是几家巨头的技术秀场,而应是全产业链的生态共建。唯有如此,人形机器人产业才能真正成为驱动社会进步的“新质生产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卫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真相是什... 商鞅的卫国,是怎么建立的,原来和商纣王的儿子有关,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我们准备为...
沙河闸紧急上线护航北运河行洪     原计划敞闸度汛,却突然接到了“加急单”。这个汛期,位于温榆河上游沙河闸临危受命,12小时闭闸...
智利铜矿事故造成生产中断 将对...   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已经停止了在其智利最大铜矿的矿石加工,之前在7月31日,该矿发...
广东利扬芯片测试股份有限公司第... 证券代码:688135 证券简称:利扬芯片 公告编号:2025-039转债代码:118048 转债...
关羽最后到底想得到了什么 为何... 关羽最后为何要放弃救命稻草,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