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航天宏图)
山洪,堪称山区居民的 “头号杀手”,其爆发往往在转瞬之间,便能对生命与财产安全构成致命威胁。在内蒙古,航天宏图用前沿科技打造了一座坚固的“数字堤坝”——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并在内蒙、甘肃等地区落地应用,为当地的山洪灾害防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它是如何从“被动救灾”转向“主动防御”?又是如何用“黑科技”守护一方平安?一起来看!
一
痛点:
山洪凶猛,分秒必争
山洪灾害突发性强、破坏力大、成灾快,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基础设施和社会稳定。关键时刻,快一秒预警,就能少一分损失。传统依赖经验的防御方式,在瞬息万变的灾害面前显得力不从心。
二
解决方案: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科技赋能智慧防汛
航天宏图凭借在数字孪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深厚积累,为内蒙古量身打造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平台的核心是“四预”能力(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实现了山洪防御的智能化升级:
1、预报更精准:“算”出风险,抢占先机
融合创新:不再是单一模型!平台巧妙融合了多种洪水预报模型,结合雷达实时雨量监测和未来2小时降雨预测,就像给每一个小流域装上了“定制化大脑”。
融合雷达面雨量监测可视化
2、预警更及时:分级推送,触达无忧
五级递进:独创“预报预警→临近预警→监测预警→精细预警→解除预警”五阶段模式,实现山洪预警的递进式预警,覆盖灾害全过程。
全域覆盖:不仅关注气象风险,更紧盯重要基础设施(如淤地坝)等关键点,不留死角。
秒级触达:预警信息通过手机APP、现场监测站等多渠道瞬间发出,直达责任人。
智能闭环:基于山洪知识图谱,预警一旦发出,系统自动向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推送具体任务,并实时跟踪反馈,形成管理闭环。
多阶段递进式预警
3、预演更真实:数字孪生流域防洪,眼见为“实”
运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了高精度的“内蒙古数字河流水系”。平台集成复杂数学模型,能在虚拟世界中高保真模拟洪水演进过程,支撑防洪决策。
精细化预演
4、预案更科学:协同联动,高效处置
平台实现预案处置流程管理、处置建议推送、任务管理与跟踪。可通过预案体系图直观展示预案结构,便于理解和执行。
预案管理
三
成效显著:
从“经验防御”到“科技防御”的跨越
预警又快又准:整合气象、水利、应急多部门数据,应用数字孪生和AI智能分析,预警精准度和时效性大幅提升,为防灾避险争取宝贵时间。
科技硬核赋能:集成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智能视频分析等能力,实现河道24小时“天眼”监控,险情快速识别。打造国内领先的防洪“四预”业务平台,精细化流域模型让洪水模拟更贴近真实场景。
筑牢生命防线:通过提前预警、精准调度、科学预演,平台有效降低了山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基础设施的破坏,真正用科技守护生命安全。
航天宏图研发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是数字孪生技术与防汛业务深度融合的典范。它以“四预”为核心,实现了山洪防御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出击的智能化转型,显著提升了应对山洪灾害的“硬实力”。 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科技践行,为筑牢防汛安全屏障贡献航天宏图的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