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8月6日讯(编辑 齐灵) 以下为各家券商对美股的最新评级和目标价:
中信证券维持Arm Holdings plc ADR(ARM.O)买入评级,目标价170美元:
公司FY2026Q1业绩符合预期,但下季指引偏弱,两大业务营收环比持平。License业务同比下滑,ACV增长28%,Royalty增速位于指引下沿,受智能手机市场增长不及预期影响。关注v9架构渗透率提升及CSS方案进展,调整目标价至170美元,反映可比公司估值变化。
中信证券给予Cloudflare Inc-A(NET.N)买入评级:
公司FY2025Q2业绩持续超预期,大客户数量增速提升,新产品“AgenticWeb”进入前期获客阶段,未来有望实现Agent时代货币化。销售能力改善、云厂商业务增速回升,叠加全球骨干网络扩展带来的壁垒,推动公司在SASE、边缘AI等领域快速增长,长期发展空间广阔。
中信证券维持Confluent Inc-A(CFLT.O)买入评级,目标价26美元:
公司Q2订阅收入2.71亿美元,云收入1.51亿美元,平台收入增至1.2亿美元。尽管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和部分客户开支放缓影响全年指引,且大客户流失引发担忧,但Kafka开源客群超15万,Flink商业化、托管连接器及数据治理产品渗透加速,叠加AI用例增长,支撑长期投资价值。
中信证券维持易昆尼克斯(EQIX.O)买入评级:
公司2Q25 EBITDA超预期,调整后EBITDA利润率升至50%历史高位,受益于AI与高性能计算需求激增。与NVIDIA、Groq等深化合作,Blackwell架构部署加速,液冷与Fabric连接方案获Lyceum、Zetaris等客户青睐,巩固全球算力基础设施领先地位。互联业务量价齐升,新增6200个互连端口,收入突破4亿美元。公司全球新增9个项目,聚焦东南亚与北美核心城市,夯实多区域布局。全年财务指引上调,资本支出聚焦xScale资源回收与自有地块开发,反映对AI驱动增长的积极预期。基于2025年26xEV/EBITDA估值,目标价1031美元。
华创证券给予拉姆研究(LRCX.O)买入评级:
公司CY25Q2营收51.7亿美元,同比增长33.58%,毛利率达50.3%,创Lam与Novellus合并以来新高,全年营收达184亿美元,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受益于GAA、先进封装及HBM等技术驱动,公司上调2025年WFE支出预期至1050亿美元,中国大陆投资增长为主要动力。风险包括贸易政策变动及需求复苏不及预期。
中金公司维持淡水河谷(VALE.N)跑赢行业评级,目标价11.30美元:
公司2Q25业绩超预期,成本控制优异,铁矿石出货量创新高,Capanema项目爬产快于预期,支撑产量指引。能源转型金属板块EBITDA环比增长30%,镍、铜成本显著下降。盈利预测上调,2025年净利润预计65.92亿美元。DCF估值对应目标价11.30美元,具备15%上行空间。风险包括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及诉讼不确定性。
中金公司维持满帮(YMM.N)跑赢行业评级,目标价14.56美元:
受贷款政策收紧及税返调整影响,小贷与货运经纪业务短期承压,2025/26年Non-GAAP净利润下调至49.9/59.7亿元。核心在线交易业务增速维持35%。上调服务费率有望改善利润率,行业出清利好合规龙头。当前估值16.6/13.7x P/E,下调后目标价对应22.0x/18.1x P/E,具32.5%上行空间。风险包括政策不确定性及货运需求不及预期。
中信证券维持满帮(YMM.N)买入评级:
公司提升货运经纪服务费率短期或致业务规模收缩,但利润影响有限,长期行业调整有望驱动尾部出清,提升公司市场份额。随着助贷新规临近,公司或将主动调整业务以符合监管要求。看好其在数字货运领域的壁垒及增长潜力。
华安证券维持微软(MSFT.O)增持评级:
微软FY25Q4收入、利润均超预期,Azure同比增长39%,显著高于市场预期,驱动智能云业务增长。公司预计FY2026-FY2028收入将稳步增长,AI与Copilot加速推广支撑长期逻辑。CapEx持续高增反映供需偏紧,Azure扩张领先行业。但需关注宏观经济波动及行业竞争风险。
东吴证券维持微软(MSFT.O)买入评级:
公司FY25Q4收入与EPS均超预期,智能云与Azure增速亮眼,FY26Q1指引延续高增长。Azure受益于传统业务迁移、云原生扩张与AI算力需求,推动核心基础设施增长。AI应用如Copilot系列与GitHub持续放量,增强企业粘性。上调FY2026-FY2028净利润预测,反映AI与云业务长期潜力。
东吴证券给予小马智行(PONY.O)买入评级:
公司作为Robotaxi技术领跑者,受益于自动驾驶降本提速、政策支持及商业化运营扩张。第六代无人车成本下探至30万元量级,规模化与技术迭代带来持续降本空间。PonyWorld技术闭环训练超六年,安全性能领先,商业化运营区域突破2000平方公里,车队计划扩展至千辆。国内与出行平台及主机厂深度合作,海外已获多国牌照并接入Uber平台,市场空间广阔。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0.78/1.05/3.42亿美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硬件降本不及预期、政策监管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