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拟吸并中国重工 披露异议股东行权价格股票将双双停牌
创始人
2025-08-06 15:04:38
0

长江商报记者 江楚雅

“两船合并”再迎新进展。

8月4日晚间,中国重工(601989.SH)、中国船舶(600150.SH)同步发布公告,为推进吸收合并事项,拟开展异议股东现金选择权有关事宜,并披露异议股东行权价格。中国船舶、中国重工股票将在8月13日停牌,其中中国重工将停牌直至终止上市。

中国船舶拟通过向中国重工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中国船舶为吸收合并方,中国重工为被吸收合并方。这一交易已于7月18日取得证监会出具的同意注册批复。这也标志着A股史上规模最大的吸收合并案正式落地。根据2024年度财务数据估算,合并后的中国船舶总资产将突破4000亿元,营业收入超1300亿元,手持订单规模跃居全球首位,成为全球最大的船舶上市公司。

合并后的中国船舶,将原本分散于两个上市公司的资产、订单、技术力量等资源汇聚至一个更为强大的“资本容器”。市场分析认为,这场A股史上规模最大的吸收合并案,正重塑全球造船业的竞争格局。

视觉中国图

千亿级整合进入倒计时

作为中国船舶集团核心军民品主业上市公司,中国船舶主营业务涵盖造船、修船、海洋工程及机电设备等领域,旗下拥有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等知名企业。

中国重工则聚焦舰船研发设计制造,业务覆盖海洋防务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深海装备及舰船修理改装等五大板块。2019年,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联合重组为中国船舶集团,二者成为同属该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在船舶制造、维修等领域业务高度重合,存在同业竞争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船舶集团曾承诺在2026年6月30日前,推进相关资产及业务整合。在此背景下,2024年9月,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正式启动本次吸收合并交易。2025年7月18日,该交易获得中国证监会注册批复。根据方案,中国船舶将以37.84元/股的发行价向中国重工股东发行A股,换股比例调整为每1股中国重工股票换0.1339股中国船舶股票,交易金额达1151.50亿元。

8月4日晚,中国重工发布《关于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事项异议股东现金选择权实施公告》,将通过网下申报的方式向中国重工异议股东实施其所持异议股份的现金选择权。

为确保异议股东现金选择权的实施顺利进行,中国重工股票将自8月13日(即异议股东现金选择权申报日)开市起连续停牌,直至终止上市,不再复牌。8月12日为中国重工A股股票最后一个交易日。

中国重工表示,可以申报行使现金选择权的异议股东持股数量为不超过3.23亿股。本次交易的异议股东现金选择权的行权价格为4.03元/股。8月4日,中国重工股票收盘价为4.68元/股。

中国船舶在《关于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事项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实施公告》中表示,为确保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的实施顺利进行,中国船舶股票将自8月13日(即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申报首日)开市起连续停牌,并将于刊登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申报结果公告当日复牌。

中国船舶表示,可以申报行使收购请求权的异议股东持股数量预计约为不超过1853.85万股。本次交易的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行权价格为30.02元/股。8月4日,中国船舶股票收盘价为34.04元/股,相较于本次收购请求权的行权价格溢价13.39%。

打造全球船舶业“超级平台”

重组后的中国船舶,将通过整合中国重工旗下的大连造船、武昌造船、北海造船等优质资产,深度融合中国重工在舰船研发设计制造领域的业务优势,推动双方船舶修造及配套业务的协同优化,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体研发制造实力。

从业绩层面来看,中国船舶、中国重工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均录得大幅增长。两家公司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中国船舶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8亿元至31亿元之间,同比增长98.25%至119.49%;中国重工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5亿元至18亿元之间,同比增长181.73%至238.08%。

中国船舶表示,报告期内船舶行业整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公司手持订单结构升级优化;交付的民品船舶价格同比提升,建造成本管控得当,营业毛利同比增加。

华泰证券分析指出认为,两家公司重组有望进一步实现优势互补。中国船舶的船舶及海工手持建造订单已排期至2029年,未来在手订单的逐步交付有望持续支撑公司业绩增长。重组后,公司有望凭借更为丰富的产品结构和生产线,增强技术协同与规模成本优势,持续承接高价值量新船订单。

截至2024年末,中国船舶手持民品船舶订单322艘、2461.07万载重吨,价值2169.62亿元;中国重工手持订单216艘、3030.9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3.2%,所有业务板块在手订单合计金额2337.68亿元。合并后,公司订单规模将稳居全球造船企业首位。

此次合并不仅是中国船舶集团解决内部竞争的关键举措,更将重塑全球船舶制造业的竞争版图。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51.7%、68.3%和64.9%,持续领跑全球。克拉克森预测,下半年中国船东将释放大量订单,若项目快速落地,全年新造船市场订单有望回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学习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  敬爱的党组织:  三月上旬,我认真收听收看了本次“两会”的新闻专题报道,以下是我对于两会学习的思想...
实控人将发生变更,河化股份8月... (来源:北京商报)北京商报讯(记者 马换换 王蔓蕾)8月6日晚间,河化股份(000953)披露公告称...
最新或2023(历届)党员两会... 敬爱的党组织: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是提供公共讨论的民主平台,集合代表委员及公众的智...
数字化转型推动教育管理决策优化 (来源:新华日报) □ 孙莉梅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的推动下,教育管理正经历着从经验主导到...
关于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   尊敬的党组织:  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今天在北京拉开帷幕。俞正声主席在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