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宿迁市宿豫区来龙镇深入贯彻中共宿豫区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宿北大战的牺牲奉献精神、焦裕禄同志的先进榜样精神、“旱改水”的攻坚克难精神,坚定不移推动来龙镇“向高向新向上”发展……
8月4日,在位于宿豫区来龙功能高分子材料产业园北侧的正大饲料(宿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设备高速运转,一袋袋饲料通过传送带被运到货车上。
“我们公司占地面积45亩,总投资约3亿元,每年可生产27万吨专业化畜禽饲料,实现开票销售8亿元、入库税收300万元。”正大饲料总经理刘征介绍。
“选择落户在来龙功能高分子材料产业园,主要有两点考虑:一方面,正大食品在来龙镇周边布局了多家养殖场,将饲料生产项目落在来龙镇,可以就近为种鸡、肉鸡提供饲料,节约公司生产运营成本;另一方面,来龙镇拥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园区内基础设施齐全,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好的生产和办公环境。”刘征介绍。
正大饲料的蓬勃发展,折射出来龙镇工业经济的强劲动能。一季度以来,来龙镇扎实推进产业集群、园区成型,完成工业开票销售收入5.9亿元,同比增长7.3%;完成货物出口额565.8万美元,同比增长44.36%;完成工业税收662.55万元,同比增长20.84%……工业经济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我已经3年没回来了,没想到家乡变化这么大。”8月1日,在来龙镇白鹿湖公园,返乡人员张艺文看着眼前的公园和楼房,眼中满是温情。
张艺文是来龙镇侍岭社区居民,这几年一直在外地工作。“这次回来,听家里人说来龙镇街上新建了一座公园,我特意过来看看。”张艺文说,白鹿湖公园水清岸绿、景色优美,给了她很大的惊喜。
白鹿湖公园是来龙镇小城市建设重点民生工程,规划总面积约250亩,于2023年7月建成开园。公园依托原有地貌,进行水面拓宽和景观提升,建成祥瑞之路、归晚亭、旱溪、照心亭等景观,并配备了各类健身器材以及其他附属设施,有力满足了周边群众的健身、娱乐、休闲需求。
近年来,来龙镇始终着眼兜紧民生保障底线,最大力度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先后建成600平方米文体活动中心、2.1万平方米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公立医院、7个商贸物流中心、约6000平方米养老服务中心以及7所优质中小学,让群众在乡镇就能享受到城区标准的教育医疗资源;积极承接市区两级下放的审批权限,高标准打造1000平方米便民服务中心,15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统一设置政务服务“一站式”窗口,让群众办事更加便捷舒心;关心关注重点就业群体,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等招聘会4场,达成就业意向420人,全年新增就业1023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说句实在话,做梦也想不到,咱能住上这么好的楼房!”提起搬迁后的惬意生活,家住来龙镇白鹿湖社区的78岁老人吴应柱打开了话匣子,“老房子面积小,采光通风都不行,关键是家前屋后的路也不好走。现在这房子质量好,地方宽敞,柏油路一直铺到家门口,在这里生活感觉很舒服。”
白鹿湖社区位于来龙镇北侧,由三个村落合并而成,区域面积12.2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791人,2024年度居民人均收入2.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40万元,是第二批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近年来,我们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新路径,先后获得‘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江苏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宿迁市文明村’‘宿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白鹿湖社区党委书记王帅介绍。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来龙镇党委书记高文博表示,来龙镇将坚持“经济指标攀升、镇村面貌大变、社会大局稳定、干部作风过硬”工作目标不变,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努力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多作来龙贡献,奋力谱写出一幅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和美乡村新乐章。通讯员 蔡岩 梁欢 王乐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