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20只打火机中有1只产自岑巩。小小打火机,如何“点燃”全球大市场,成就亿元大产业?
黔东南州岑巩县打火机产业起步于2016年,以打火机生产企业为龙头,逐步引进打火机塑料、压电陶瓷、电子、砂轮、风罩等配套项目,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在位于贵州省岑巩经济开发区的打火机产业园,已聚集了18家打火机生产及配套企业(5家整装、13家配件),覆盖从塑料颗粒、电子元件、砂轮到包装的全链条生产,核心部件自给率达到100%,共培育出8个自主品牌,获得34项国际专利,其产品远销美国、俄罗斯、加拿大、迪拜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当地外贸出口的支柱产业。
2023年,产业园企业年产打火机约12亿支,其中出口量占90%以上,进出口额达到3483.42万美元。
产业集群化是起点,智能化生产则是降本增效的核心引擎。园区通过建设数字化车间、引进智能调火检测系统等创新升级,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而电子防风打火机、循环充气打火机、多功能点火枪等功能性产品更是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
与此同时,岑巩打火机产业的国际化营销网络也在全球版图上悄然编织。线下,在广东、浙江、湖南设立营销中心作为辐射海外的桥头堡,线上,16个打火机自主营销网络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等平台开展跨境电商。从2016年起,岑巩打火机出口额从57万美元增长至3483.42万美元,点亮了黔东南州外贸半壁江山。
未来三年,这片土地将向年产30亿只、产值15亿元的目标冲刺,让全球每20只打火机中跃动的“岑巩火苗”,成为照亮中国制造出海新路的火炬。
记者:唐艺维
一审:范 洋
二审:李 佳
三审:熊 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