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信用C转A:小微鞋企订单融资“双丰收”|诚信纳税人 合规经营路
创始人
2025-08-06 11:12:21
0

(来源:中国税务报)

转自:中国税务报

杨兴梅 罗玉君 蔡雅芸

工人手指翻飞,流水线上的鞋靴几经辗转,最终漂洋过海摆上海外国家的商超货架——广元舒之恒鞋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舒之恒),这家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苍溪县的小微企业,从创办到现在,仅7年时间已实现年出口额超200万美元。

除了规模快速扩大,在发展过程中,一次意外的银行拒贷,还促使这家企业在两年内快速完成了从“信用后进生”到A级纳税人的逆袭。

广元舒之恒鞋业有限公司面部车间。

银行拒贷敲响信用警钟

2018年,舒之恒从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到四川省苍溪县,租赁两间厂房,升级机械设备,“招兵买马”,开始了在西部县城的“二次创业”。企业负责人郭安叔考虑到企业人力成本有限,且财税事务专业性强,就选择将涉税等财务事宜外包给代账公司,节约成本的同时自己也可以专心开拓销路。凭借成熟的制鞋技术和稳定的销售渠道,舒之恒在短短几年间快速发展,产品大量出口至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多个国家。

2022年,舒之恒因未按规定代扣代缴税款、报送财务报表,企业纳税信用级别被评为C级,这对当时正一门心思扑在生产销售上的郭安叔来说,是一件不足为虑的“小事”。

这份“不在意”很快在实际经营中遇到了阻碍。2023年底,舒之恒接到客户预订的2024年春季20万双鞋子订单,为确保来年复工后能高效生产,需要在年前一次性采购足量的皮革、鞋底等原材料。集中采购带来不小的资金压力,舒之恒需要银行贷款的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舒之恒关注到一种额度高、审批速度快,以纳税信用为基础的贷款产品。然而,在申请贷款时却被银行告知由于纳税信用级别为C级,不符合该产品要求的纳税信用A级、B级审批条件。无奈之下,舒之恒只能转而选择用生产机械设备、成品鞋抵押贷款。资产评估、产权审核、抵押登记……一系列流程走下来,整整花了一个月时间,险些延误订单交货。

“这类贷款产品,纳税信用是硬门槛。”银行客户经理这句话如一记警钟,让郭安叔意识到纳税信用不提升,企业的发展会受限。“一定要把纳税信用级别提上去。”郭安叔暗下决心。

舒之恒鞋业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们正在有序生产

从财务规范到全流程合规

“要提升纳税信用,得找准问题的根源。”郭安叔组织企业管理层召开“复盘会”,梳理近年信用评级、纳税申报及税务检查反馈后,一个问题浮出水面:涉税资料归集滞后导致申报频频出问题,而这背后正是企业过度依赖代账公司、自身疏于财务管理所致。

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舒之恒流水线零工多、流动性强,本就给工资核算带来一定难度。但舒之恒对此并未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考勤记录延迟、工资核算反复调整,常常到申报期结束后才勉强汇总出工资数据再交由代账公司,逾期申报的情况经常发生。事实上,舒之恒逾期申报的情况从2021年就开始了。

“代账只是辅助,主体责任终究在自己。”郭安叔意识到这一点后,结合企业实际,围绕工资数据归集痛点,摸索出一套闭环优化方案:数据源头须“日清月结”,当日完成入职离职信息登记与考勤核对,每月10日前结清上月数据,确保基础数据零积压。申报截止5天前须提交数据,并通过经办人和代账会计双向确认预防遗漏。此外,该公司建立电子台账和人工复核双重提醒,并进行每月复盘、季度检查,确保申报零差错。

企业财务部门与代账公司也同步强化良性互动:共同制定年度申报计划,明确资料清单及时间节点;定期联合研判处理涉税风险和复杂账务问题;建立“双周沟通、月度对账”机制,及时同步业务变化、定期核对账务、凭证,推动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管理。

优化并未止步于财务部门。凭证不全、成本统计模糊等问题让郭安叔意识到税务合规必须贯穿生产经营全流程。“在税务部门指导下,我们学习了一些税务合规案例,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了调整。”企业在采购、生产、销售等6个部门设置合规管理员,由各部门的骨干员工兼任,负责加强各环节合规管理监督。

舒之恒的代账会计定期对合规管理员开展业务培训,将抽象的税务要求转化为具体操作要求。如采购发票须标注详细规格、材质等信息,生产车间定期提交耗用表为成本核算提供准确依据,签订销售合同前须进行税务合规审核等。原材料采购部工作人员侯云芳说:“现在每笔交易48小时内必须上传资料,拖沓现象彻底得到改观。”

在舒之恒全力搭建内部合规体系的同时,当地税务部门也在逐步优化信用修复引导服务。据了解,当地税务部门推出“AB级纳税人孵化计划”,通过系统分析近两年纳税信用评定情况,梳理出触发率高且易修复的5个重点指标。在此基础上,按月筛选指标异常纳税人,开展“一对一”提醒,引导其在信用评价周期内及时修正行为,将信用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国家税务总局

苍溪县税务局税务人员走进舒之恒车间,了解粘底工序,辅导企业合规享受税费优惠政策。

信用升级带来新“销路”

内外合力之下,合规管理的成效很快显现。2024年,凭借规范归集的研发项目资料,企业理清了各类研发费用,顺利享受94万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红利。2025年,舒之恒成功获评A级纳税人。

这张A级名片在市场合作中成了实打实的“金字招牌”。企业销售部经理文小华介绍,制鞋行业合作流程严谨,客户特别是海外采购商经常通过“现场考察+书面审核”的方式全面“验厂”,从生产规模、管理模式到薪资发放、信用情况等维度逐一评估,全面合格才会敲定合作。A级纳税信用在“验厂”环节为舒之恒赢得了加分。

“优质的纳税信用证明你们具备规范的财务管理和稳健的经营能力。”今年7月,来自上海、成都的2家企业在“验厂”时均对舒之恒的税务合规体系表示充分认可,达成了10万双女鞋采购协议。

与此同时,企业的供应链也愈发稳固。过去,部分供应商担心信用问题,坚持先付款后发货。如今,不仅供应商数量较去年增长26%、达到300家,其中江苏、福建等沿海地区供应商因认可其优质信用,还愿意提供延期付款便利,最长期限从15天延长至2个月,合作黏性显著增强。

作为A级纳税信用企业,舒之恒还可享受国家29个部门联合推出的41项激励措施,涵盖税收、投资、金融等多个领域。今年以来,舒之恒通过“税银互动”,已获批470万元纯信用贷款,无须抵押且利率优惠。除此之外,出口退税“绿色通道”、一次领用3个月用量增值税发票等服务也带给舒之恒实实在在的便利。

公司会计刘红算了一笔账:贷款、办税提速后,一年预计能节省近3万元财务成本。

规范化管理的成效不仅仅是更多的市场机遇和政策红利,更体现在经营数据的跃升中:2025年上半年,舒之恒的订单量一路攀升,已突破50万双,同比增长13%;车间日均产能从去年初的2500双提升到了3000双;出口额也有望在今年创历史新高。

信用升级的意义,远不止数字增长,更带来企业发展理念的深层转变。“合规经营、诚信纳税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根基。”今年6月,郭安叔在当地税务部门举办的“出口企业税企‘面对面’专题恳谈会”上向同行说。在交流会现场,他还跟与会企业就小规模出口企业普遍存在的涉税风险探讨了如何规范出口业务,交流行业合规发展经验。

日前,舒之恒设立的第4家社区工厂——“东溪分厂”已正式投入生产运营。站在新起点上,郭安叔说:“我们公司现在信用级别上去了,发展路子也宽了,但规矩不能松。咱们要想长远发展,就得把合规经营扎扎实实做到位。”

本文刊发于《中国税务报》2025年8月6日A1、A2版。

责任编辑:于燕 (010)61930093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首尔警方因诈弹威胁疏散超400... #韩国一初中生网上发诈弹谣言被捕#【#首尔警方因诈弹威胁疏散超4000人#】8月5日,韩国首尔明洞新...
宏和科技2025年8月6日涨停... 2025年8月6日,宏和科技(sh603256)触及涨停,涨停价26.69元,涨幅10.02%,总市...
中国船舶拟吸并中国重工 ... 长江商报记者 江楚雅“两船合并”再迎新进展。8月4日晚间,中国重工(601989.SH)、中国船舶(...
深学细查 实改笃行 西安咸阳机... (来源:中国民航网)转自:中国民航网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股份...
日本6月消费者通胀指标同比增长... 转自:财联社【日本6月消费者通胀指标同比增长3.8% 为七个月最低】财联社8月6日电,日本6月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