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学子“碰撞”公益广告创意,这是一场思想的盛宴。在激烈的角逐中,30 件佳作脱颖而出,展现出两岸学子的无限创意与才华。这些作品涵盖了环保、关爱、文化传承等多个主题,每一件都凝聚着学子们的心血与智慧。从独特的视觉呈现到深刻的内涵表达,它们让人们看到了两岸青年共同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这 30 件佳作不仅是广告创意的结晶,更是两岸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生动体现,为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两岸学子参观大赛获奖作品。记者 原浩 摄
5日,作为第十三届海峡青年荟集中活动之一,第二届海峡两岸(福州)大学生公益广告创意大赛颁奖仪式暨学术交流活动在福建理工大学举行。历经4个月激烈角逐,30件两岸大学生创意广告佳作脱颖而出,展示出两岸青年血脉同源的时代本色。
颁奖现场,一等奖IP设计作品《礼生·怀玉》令人印象深刻——一只白玉制成的祥瑞之兽,面容纯净和谐,宛若新生婴儿,环抱墨绿色宝珠,正在蜷缩安睡。台湾师范大学研一学生赖玉寅用IP设计诠释了自己对中华文化中“礼”的思考,“礼并非僵硬的教条,而是如同新生儿一般,是文明最纯净、最本真的形态”。
赖玉寅的母亲是湖北人,父亲是台湾人。从小生在台湾长在台湾,却时常往返两岸之间的他,对中华传统文化始终有种特殊的情愫,当研究生期间研究两岸文化时,他才真切体会到,两岸文化的一脉相承,难分难舍,来到大陆,看到书本里的历史化作眼前的古迹时,他的心总能被深深触动。
不仅是《礼生·怀玉》,其他获奖佳作无不凝结着两岸青年对真善美的同频追求。《机械的启示》用一幅幅机械堆砌而成的野生动物折射生态反思;《时之京日》展示古都北京对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的城市连接;《脸》唤起大众在数字时代下对AI换脸诈骗的警惕……一件件创意作品化身共同价值的沟通桥梁,青年们在其中读懂彼此心声。
本次活动由福建理工大学、福州市公益广告创新研究基地承办,采用线上征集作品、线下交流、巡回展览等形式开展。4月至8月,活动围绕促进两岸融合发展主线,以“礼承山海,创益未来”为主题,面向两岸大学生征集创意广告作品,共吸引47所两岸高校参加,线上征集作品361件,其中参与活动的台湾高校22所、台湾青年作品89件。
9月至10月,获奖作品将在台湾多所高校展览,同时充分利用抖音、小红书等社群媒体,线上线下多形式展示优秀作品、创作过程以及两岸大学生的文化交流成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公益广告融合创新。
在首届活动的基础上,今年两岸公益广告交流合作再结硕果。本届活动新增台湾柏鑫品牌设计顾问公司、台湾鲁笠将创意有限公司、北京冠亚有诚有限公司等7个单位为“两岸公益广告设计与研究联盟单位”成员,其中台湾企业3家,共同推动两岸广告产学研深度融合。
又讯 8月3日起,在为期三天的第二届海峡两岸(福州)大学生公益广告创意大赛暨学术交流活动期间,两岸学子共同开展两岸大学生公益广告设计周和福州古厝文化非遗研学日等活动,在交流和互动中激荡文化创意的火花。
活动中,两岸青年前往福州广告传媒产业、互联网科技企业以及历史文化街区等开展实地考察,带着消费主义反思、代际关系等社会议题,一边观看一边思考,结合实地考察内容,合作创作公益广告作品。活动还组织两岸专家、企业高管、非遗大师组成评审团,进行现场评审,促进两岸青年在文化、创意和实践层面的深度交流与互动。(记者 沐方婷)
下一篇:郏县:打好抗旱主动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