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苏州艺术界对话“从东方明珠到虎丘塔”
创始人
2025-08-06 07:36:53
0

上海苏州河畔的觉群艺术空间近日迎来了一场特别的艺术雅集,这里正在举办的“沪苏雅集——书画作品交流展”以近百幅精品力作,呈现了当代上海与苏州艺术界的最新对话。在结合这一展览的“从东方明珠到虎丘塔——当代海派与苏派艺术研讨会”上,两地艺术家与评论家近日围坐一堂,探讨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上海与苏州两地如何加强文化艺术的交流与互鉴。

“沪苏雅集——书画作品交流展”由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上海觉群书画院和苏州新梅华艺术收藏馆联合主办,是近年来上海、苏州两地规模较大的一次艺术交流展,涉及中国画、油画、书法、篆刻等多个艺术门类近70幅作品。

展出现场

“在江南的文化版图中,苏州曾经一枝独秀,至明清达于顶峰,精致而优雅。”展览策展人、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立行在展览前言中写道,“其时‘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非常自然地成为全国视线的焦点’,在社会经济和人文传统方面具有超强的辐射能力,而上海则处于‘慕苏、扬余风’的边缘地带。”

19世纪中叶上海开埠后,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凭借经济的外向性、开放性、国际化,优秀移民的大量导入,以及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碰撞,上海逐渐崛起成为江南乃至中国的中心城市。

然而,两座城市的文化血脉从未割裂,一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展出现场展出现场

从中国书画创作的传承看,我国近现代最重要的美术流派——海派,也曾深受苏州地区吴门、虞山、娄东、松江等画风的影响。张立行指出:“虽然其后新兴的海派借助更为开阔的中西文化视野,艺术家自由职业的进程,以及由艺术社团、艺术传媒、艺术市场、艺术教育组构而成的庞大运作网络,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型……但诸多苏沪书画家的作品所共有的江南诗性却无处不在。”

吴昌硕的艺术生涯是两地文脉交融的生动例证。1882年,39岁的吴昌硕合家定居苏州;1912年,69岁的吴昌硕正式移居上海。“缺了苏州,吴昌硕也许无法顺利进入海上艺坛;没有上海,吴昌硕可能更不会成就为一代宗师。”张立行在2019年的一次研讨会上如此评价。

而在西画领域,苏州与上海同样紧密相连。民国建立新式美术教育始,苏州美专、上海美专、新华艺专等都曾是中国现代艺术的教学重镇。刘海粟、颜文樑等艺术家群体“我中有你、你中有你,血脉相连”,在中国西画创作与传播领域独树一帜。9展览现场:跨界融合的江南诗性

步入觉群艺术空间展厅,山水、花鸟、人物等题材的作品各展风姿。上海艺术家杨正新的《烂漫秋色》、朱新昌的《对饮》、庄艺岭的《尘非尘》,与苏州艺术家吴冠南的《花事》、孙宽的《倚窗听风》等作品相映成趣。

本次展览的一大特色是 “跨界融合”。参展者不仅有专业艺术家,还包括艺术评论家、媒体人、作家等跨界人士。策展人希望这些跨界人士为展览带来别样的气息和活力,从而“探索出视野更为开阔、形式更为多元的沪苏艺术交流新路径。”

展览现场的设计也独具匠心。去年在苏州首展时,策展团队就将流水、盆景、苏式小院等元素融入展厅,让绘画、昆曲、苏帮菜等多种苏式元素在小小庭院中和谐共生。

展出现场

在同期举行的“从东方明珠到虎丘塔”研讨会上,两地艺术家就两地艺术的渊源与当下交流互鉴等进行了交流发言。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苏州大学博物馆馆长李超德、上海觉群书画院院长乐震文、上海博物馆原馆长、上海觉群书画院顾问陈燮君、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原会长赵抗卫、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邵琦、苏州作家车前子等先后发言。

研讨会参与者及部分参展者合影

“上海苏州两地的文化一直联系紧密,”苏州国画院院长孙宽此前表示,“上海金石收藏家前些天专程到苏州国画院进行雅集展示。今天,沪苏两地的书画界又相聚于苏州河畔。苏州绘画界要向上海学习海派艺术中的创新精神。”

上海市美协副主席陈翔强调了回望传统的重要性:“苏州和上海可以说一直互为补充。我当年供职于《书与画》杂志时第一次出差就是到苏州,上海很多文化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苏州。上海的画家要更多地到苏州寻根,回望传统。”

这种互补性正是沪苏艺术交流的价值所在。千年古城苏州从未对上海的崛起心生“妒意”,而新兴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也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不断从苏州汲取诗性的养分,成为传播姑苏文化的最佳平台。

古典的苏州和现代的上海相得益彰,共同构建着江南文化的当代图景。

此次展览的举办地——上海觉群书画院新馆,本身就是一个促进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今年5月20日,该馆在苏州河畔的宜昌路3号正式落成开馆,与普陀梦清园大门相对。新馆融合了江南园林的雅致与现代美学的简约,打造出“移步换景、禅艺交融”的艺术空间。

沪苏雅集系列展览与研讨会的举办,是长三角文化一体化进程中的生动实践。今年3月,在昆山花桥举行的大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就强调了大海派文化的时代特征之一正是 “长三角文化一体化”。近年来,苏州美术馆自沪苏“双城”美术交流互鉴着手,以江南文化为共同的文化标识,策划主办了“江南意象——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艺术大展”“三生长忆是江南——海上名家姑苏诗意作品特展”等一系列高质量美术展览,主动对接上海,探索沪苏“双城”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江南研究中心主任胡晓明曾这样阐释江南艺术的文化价值:“历代江南文人的重大选择,其实都离不开他们内在生命中的一个集体潜意识:开创艺术的天地,创造美的天地,让自己的生命开出花来,以不负此生。”

据悉,此次展览汇集了上海苏州两地杨正新、吴冠南、乐震文、丁申阳、陈翔、庄艺岭、邵琦、鲍莺、翟晓声、车前子、夏回、孙宽、陈如冬、金洪男、王学雷、单正等50余位艺术家的作品,

从东方明珠到虎丘塔,从苏州河畔到天平山下,沪苏两地的艺术交流正在谱写新的篇章。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下,这两座江南文化重镇的艺术对话,不仅是对共同文化根脉的追溯,更是对江南文化创新发展的探索。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8月25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广州遭遇今年最强暴雨过程 为本... 据央视新闻消息,据广州市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监测,广州8月2日至6日出现今年以来最强暴雨过程,已经达到...
就市论市丨指数逼近前高 上攻还... 东方证券投顾汪啸骅认为,贸易摩擦扰动冲击逐步显现美国经济压力,宽松预期的乐观和总需求不足的担忧,可能...
大行评级|高盛:内银行业已迎来... 格隆汇8月6日|高盛发表研究报告指,今年以来其所评级的中资银行H股按市值加权计算录得26%升幅,其中...
光大永明资产总经理程锐卸任!后... (来源:机构之家)机构之家注意到,8月4日,光大永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大永明资产”)...
文承凯:黄金强势连阳 调整后能... 8月6日,现货黄金周三早盘小幅下跌,目前交投在3375附近。周二金价延续涨势,触及3390美元的两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