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永明资产总经理程锐卸任!后续能否执掌寿险与资管双重帅印?
创始人
2025-08-06 12:28:17
0

(来源:机构之家)

机构之家注意到,8月4日,光大永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大永明资产”)发布关于总经理变更的信息披露报告:2025 年7月28日,经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免去程锐的总经理职务,选举朱健担任公司总经理,在朱健取得监管机构任职资格批复前,由朱健担任公司临时负责人,代为履行总经理职权。

来源:公司公告

棋至中盘,正值职业生涯黄金期的程锐,在执掌光大永明资产三年后,或将迎来职业生涯又一次跃迁。而此次人事变动恰逢其母公司光大永明人寿董事长面临更替之际,这位少壮派高管后续或有一定可能接任寿险帅位。与此同时,光大永明资产也迎来了证券老将朱健的新任总经理提名,其晋升或将为公司带来新的管理视角。

这场高管换防绝非简单的人事轮替,而是寿险面对连续三年累计亏损超35亿的业绩泥潭,资管营收净利也均有所承压,光大系不得不打出的人事组合拳。2022年至2024年,光大永明人寿累计亏损超过35亿元,2024年单年亏损17.07亿元,创下历史最差纪录。光大永明资产的营业收入在经历2021年及以前的快速扩张后,近四年停滞不前,2024年净利润下降近25%。面对如此困境,光大系险企的高层调整显得尤为关键。

程锐系“老光大人”,在光大永明资产深耕11年

履历显示,程锐的职业生涯始终与"光大系"深度绑定。这位1982年12月出生,拥有清华五道口金融学博士背景的“老光大人”,从中国光大银行起步,到执掌千亿级资管平台,这位"纯血"光大人用十余年时间实现了稳健晋升,堪称高管内部成长的典范。

图中人物系 程锐

追溯其职业轨迹:早期在中国光大银行及集团办公厅的历练,为其筑牢了坚实的金融业务与管理根基。2014年是关键转折点,程锐空降成立两年的光大永明资产,出任首席风险管理执行官。此后十年间,他一路晋升,完成三级跳:2015年6月升任总经理助理,2017年5月跻身副总经理序列,最终在40岁关口,于2022年4月,接替担任近7年总经理之位的张辉,成为金融央企旗下核心资管平台的少壮派掌舵者。

现年41岁的程锐,仍处在金融高管的黄金年龄。其年轻背景与学术履历、工作经历,其职业天花板显然不止于此。若不出意外,其下一步无疑另有重大任用。

值得注意的是,光大永明资产的母公司,光大永明人寿高层人事变动进入关键阶段。该公司于去年12月2日召开会议,宣告重大人事任命,孙强不再担任该公司的党委书记及董事长职务,相关职责暂由总经理张晨松代理。目前,孙强虽仍保留董事席位及董事长头衔,并同时担任光大永明资产董事长,但其全面退出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来源:光大永明人寿2025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在关键职位更替的当口,程锐同步卸任资产公司总经理,这一时间节点耐人寻味。若论潜在接替者,这位深耕光大系十余年的风控老将确是最贴近权力链的人选。后续程锐或有较大可能接棒孙强,实现"双料董事长"的权杖交接,但最终人选仍需观察后续任命。

值得注意的是,程锐近年存在一笔监管处罚记录。2023年底,光大永明资产因投资银行存款不符合监管规定、信托投资投前风控不审慎、投资非融资类集合信托不合规、统计数据不真实问题被罚款140万元,包括时任副总程锐在内的五位责任人被警告并罚款。尽管该处罚未对其职业生涯造成阻碍,但此类记录仍可能成为高层任命的考量因素。

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光大永明资产:新总经理上任,面临业绩压力

程锐卸任之际,光大永明资产的新任总经理人选也浮出水面。朱健,这位已在副总经理岗位深耕近七年的资深高管,已正式进入监管审批流程,即将迎来职业生涯的关键一跃。去年12月其董事资格获批,已为此次晋升埋下伏笔。

图中人物系 朱健

更早以前其曾任职于光大证券、安信证券,积累了丰富的权益投资经验。利率下行阶段,权益投资在保险资管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证券背景带来的专业能力、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以及对风险的精准把控能力,无疑将成为保险资管业务转型升级的关键助力。

目前资管高管团队现由三人组成:徐晓阳,担任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曾任职深圳发展银行、北京万通地产,分管风险管理、公司治理、财务及运营管理;王瀑,担任首席风险管理执行官,出身中国工商银行,主管风险管理及信用管理;陈涛,担任审计责任人,曾任中国光大银行,专司审计工作。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分管投行业务的副总陈岩离任,以及朱健的晋升,公司后续或将补位相关高管。

从业绩来看,光大永明资产的业绩增长已现疲态。2021年达到5.88亿元的营收高点后,公司收入便陷入停滞,2024年甚至微降至5.48亿元。更值得关注的是净利润表现——2024年骤降近25%,这与此前依靠资产管理费收入稳步上升的盈利态势大相径庭。

数据来源:光大永明资产年报

细究收入结构,2024年资管费收入呈现分化态势:定制化"一对一"受托业务贡献1.36亿元(其中1.14亿元来自关联方光大永明人寿);债权及股权投资计划管理费收入1.51亿元,同比增长7.08%;而作为营收主力的资管产品管理费收入却大幅下滑21.7%至2.08亿元,凸显第三方业务拓展遇阻。在经营成本刚性的背景下,核心业务线的萎缩直接终结了公司连续五年的盈利增长势头。

来源:光大永明资产2024年年报

光大永明人寿:从年亏17亿到艰难扭亏

不过更具挑战的是,其母公司光大永明人寿连续三年的业绩深坑。这家背靠光大集团的银行系险企,2022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超过35亿元,其中2024年单年合并口径亏损17.07亿元,创下历史最差纪录。此外,其保险业务收入在连续十年增长后,于2024年首次出现3.37%的下滑,降至188.17亿元,曾经一路狂奔的快跑模式,如今戛然而止。

数据来源:光大永明人寿历年年报

光大永明人寿的三年巨亏,折射出银行系险企的转型阵痛。这一困局源于两大结构性顽疾:投资端, 2024年综合投资收益率仅3.12%,叠加不动产投资因楼市下行减值12.3%,直接吞噬2.8亿元利润;负债端,十年规模狂奔中,公司过度依赖母行渠道销售短期储蓄型产品,银保渠道贡献超80%保费却成本高昂,2020-2023年手续费及佣金支出连破20亿元,近年来产品到期后满期给付激增,暴露出“规模至上”模式的脆弱性。

数据来源:光大永明人寿历年年报

2025年上半年,光大永明人寿终于迎来曙光:保险业务收入达121.07亿元,同比增长5.8%,净利润2.77亿元实现扭亏。一方面投资端有所回暖,上半年财务投资收益率和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提升至2.89%和5.10%,较去年同期增长61个和75个基点,改善幅度相对有限,负债端或同步有所改善。然而,亮眼数据背后暗藏隐忧:二季度单季再现0.74亿元亏损,暴露出负债端成本管控的深层挑战仍未彻底化解。

数据来源:光大永明人寿2025年二季度偿报

当前,光大永明人寿的偿付能力有所承压。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末公司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73.70%和213.77%,看似达标,实则暗藏隐忧——下季度预测值将骤降至146%和185%,单季下滑近28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2023-2024年间,公司通过高达83.24亿元和41.29亿元的分出保费操作,维持偿付能力表面平稳。

为扭转困局,光大永明人寿正多管齐下寻求突破。一方面,光大银行紧急出手相助。2025年5月,光大银行董事会审议通过,向光大永明人寿核定30亿元综合授信额度,期限一年。此举意在为光大永明人寿的经营需求“输血”。

另一方面,偿报显示,2025年二季度,光大永明人寿全力做好稳经营管理工作,通过加强对偿付能力的动态监测和预警管理、提升内源性资本贡献能力、加快推进股权调整及增资工作等举措综合施策稳定偿付能力水平;公司成立增资及股权转让专项工作组,有序推进增资及股权转让工作并推动永续债、资本补充债发行事项。

回溯历史,2019年4月上任的刘凤全,作为股改后首位市场化选聘的总经理,这位"国寿系"老将曾带领公司实现连续盈利。然而好景不长,2022年起在行业转型、投资失利等多重压力下,公司业绩急转直下,最终导致刘凤全在2024年3月黯然离场。

接棒者张晨松带来了新的治理思路。这位精算背景出身的掌舵者推行"三减"策略(减员、减费、减机构)。然而,转型的阵痛远超预期,内部的调整与外部的市场压力相互交织。后续随着新任董事长就位,新组合能否实现足够的合力,将决定光大永明人寿的未来走向。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行业深度调整的当下,留给这家险企的试错空间已经所剩无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杨庄集镇人居环境整治再发力交流...   李潇通讯员 李丁 菏泽报道  自“旯旮净 胡同清”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提升行动开展以来,杨庄集镇村容...
今年累计通行班列超3000列 (来源:天津日报)转自:天津日报  记者从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8月6日,一列满载轮胎、...
东明县:指尖信息赋能社区治理 织密信息网络让民情呼声“一键直达”如今,在东明县已实现民情信息触角全覆盖,全县14个乡镇(街道)设立...
特朗普称将对芯片征收约100%...   特朗普表示将对芯片征收约100%的关税。  他还表示,苹果宣布投资是迈向终极目标——即确保在美国...
8月7日外盘头条:特朗普对印度...   全球财经媒体昨夜今晨共同关注的头条新闻主要有:  1、特朗普对印度额外征收25%关税 惩罚该国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