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日报)
转自:河北日报
“长歌游燕赵”民族音乐会走进12个城市完成16场演出
让观众在民乐中触摸河北文化脉动
本报讯(记者史晓多)8月5日晚,当河北民乐《春意盎然》的美妙音符在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大剧院奏响,太行山的云雾仿佛缭绕至江南水乡。该乐曲借河北民歌的意蕴勾勒出冀中平原春日生机勃勃之景,旋律如春风拂面,让观众仿若置身于一望无际的原野。
吹打乐《打枣》、竹笛二重奏《顶嘴》、板胡独奏《河北花梆子》……今年7月8日至8月5日,由河北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演绎的“长歌游燕赵”民族音乐会,先后走进内蒙古、陕西、福建、浙江、江苏、安徽等地的12个城市,演职人员历时近一个月,行程8000余公里,共完成16场演出。8月5日在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大剧院的演出,是本次民族音乐会全国巡演的最后一场。
民族音乐以鲜明的地域特色散发着独特魅力。河北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长歌游燕赵”民族音乐会以“神游”为韵,联动各地民族乐团,配合每个地域代表性乐器,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经典曲目,将鲜明的民族风韵送到全国观众面前。
从太行云海之巅到渤海浪涛之畔,从易水寒风的慷慨壮歌到冀中平原的欢腾庆典……巡演节目既具有河北民族特色,又兼顾经典曲目,用地域代表性乐器展现河北特色。竹笛二重奏《顶嘴》用梆笛演绎河北冀南吹歌精髓;吹打乐《打枣》再现冀东民间打枣丰收的热闹图景;板胡独奏《河北花梆子》以高亢曲调模拟梆子唱腔,展现太行山的豪迈气韵。
值得一提的是,本场音乐会中,现打系与民乐系以跨界实践打破艺术边界,奏响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时代强音。在《云裳诉》中,古筝的千年余韵与现代配器水乳交融,《天鹅畅想曲》则以笙模拟天鹅鸣叫,东方乐器演绎西方意象毫无违和感。这份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探索,在民乐《敦煌》中得到完美呈现,演奏中,当河北民间音乐与丝绸之路上的风土人情相遇,创造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声音世界,让观众深切感受到燕赵大地的动人气韵。
“民乐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是活着的传统,它既能扎根泥土,也能走进城市各大文化场馆。”河北省歌舞剧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场音乐盛宴,让全国各地的观众在民乐中深刻感受到了河北的文化脉动和燕赵大地的气韵风华,接下来,他们将会把河北民族音乐的精彩带到更多地方,带领全国观众“乐游河北”,同时持续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燕赵大地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人文故事,奏响属于这个时代的燕赵之音。
上一篇:日本央行加息之途忐忑
下一篇:露天堆场有了光伏板“屋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