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火热”两重天竟是它在“做局”
8月2日,重庆市江北区,户外风扇帮助人们降温。新华社发
近期,川渝地区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几乎“日日在线”;深圳发布继2018年台风“山竹”后首个全市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北方两轮降雨过程接连来袭……
全国气候为何会出现如此“水深火热”的局面?高温与暴雨的对峙结局将会如何?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气象专家。
最高44.2℃ 打破当地观测史纪录
从7月27日以来,川渝便开启了“高温持久战”,截至目前,成都已连续9日高温。8月5日中午前后,成都更是完成了高温连续10日打卡的任务。
进入8月后,高温的极端性凸显,成片40℃+开始出现。中国天气气象分析师林楠介绍,8月3日至4日,是本轮高温最鼎盛阶段,4日,重庆、四川包揽高温榜前十,重庆巫溪最高气温达到44.2℃。
这是巫溪连续11天冲上40℃,不仅拿下8月4日全国的“高温冠军”,也打破当地观测史最高纪录。8月5日,巫溪依旧“热晴不减”,当日14时,其再度以42.3℃拿下这一时段的全国“高温冠军”。
除了巫溪,8月4日,四川苍溪也以41℃的“热度”,刷新当地观测史上最高纪录。
林楠表示,川渝一带不仅白天高温出现早,入夜之后的气温依然能够达到高温线之上,“像重庆沙坪坝国家气象站,8月以来几乎都是早上不到9点就迎来高温,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一两点前后,连续高温时长基本都达到16至17小时。”
高温暴雨两重天 北京一地降雨量接近常年2倍
就在川渝人处于“火热”中时,华南却经历着“水深”。
高温榜被川渝包揽,而降雨榜,广东则占了“绝对优势”——除了北京密云的上甸子,全国降雨前十中,另外九个都来自广东。
从8月2日以来,广东珠三角和粤东沿海被大暴雨、特大暴雨“反复击中”。4日开始,广东雨势进一步增强,广东陆丰出现了252.5毫米特大暴雨,打破当地8月单日降水量纪录。深圳也在4日夜间到5日早晨出现了罕见的全市性大暴雨天气,5日4时13分,深圳市气象台将分区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扩展至全市,这是继2018年台风“山竹”后,深圳首个全市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另一个降雨中心,在高温区域的另一侧——华北。8月3日,暴雨一度“挺进”大西北,而8月4日,京津冀再度成为北方的暴雨中心。截至8月5日8时,北京密云上甸子站今年以来累积降雨量达1057.1毫米,已经打破全年降水量最多纪录。和常年该站全年降水量562.8毫米相比,今年几乎快翻倍了。
副热带高压“做局”带来“水深火热”的局面
无论是高温还是暴雨,都是副热带高压做的“局”。
“8月以来,副热带高压再度西伸北抬,主体从海上更多地向内陆地区覆盖,并且它还和东移而来的大陆高压打通,形成强大的暖高压系统。”林楠说。副热带高压是庞大的暖性高压系统,被其控制和笼罩的地域,晴朗少雨且炎热,而其边缘地域,则容易发生降雨。
四川盆地就处于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控制的“核心区”,地面热量持续积聚,同时,暖高压之下,热量也很难散逸,气温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在副热带高压南侧,是强劲的季风通道。“低空有大量的西南风持续输送水汽,这些水汽抵达华南后,受到副高阻挡,减速辐合,出现暖区暴雨。”林楠介绍,这样的降雨,短时雨量和累计雨量都会比较大,尤其是海岸线突出的汕尾、深圳等地降雨量还会更大。
副热带高压的北侧,则有频繁东移的短波槽,它携带冷空气与沿着副高边缘北上的暖湿气流交汇,给西北地区东部、华北等地带来系统性降水。
暴雨高温持续“刷屏”今年北方雨季川渝高温提前了
也许有人注意到了,不只是这段时间,这种“不是高温就是暴雨”的局面已持续许久。
“七下八上”是北方的雨季,但河北北部、北京北部一带7月5日雨季开启以来降雨量就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在7月底,内蒙古4天降雨量达到常年一年降雨量的60%。而对于川渝来说,历史上的极端热浪都出现在8月中下旬,而今年7月底开始就迎来高温。今年气候是否异常?这背后又有什么原因?
林楠介绍,今年我国气候从大的雨热变化趋势来看和往年是相对应的,但是高温出现的时间、强度以及雨季开始的早晚、位置和强弱等和往年比又存在不同之处,这同样与副热带高压有关。
“今年副热带高压提前迎来第二次北跳,并且位置更加偏北,导致长江中下游梅雨季提前结束、北方雨季提前开启,并且暖湿气流沿副高边缘输送能够抵达的位置也更偏北,因此北方雨带位置相应较常年更加偏北。”林楠说。
四川盆地的高温也提前了。7月14日至17日,四川出现了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全省有122站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8月,一轮更猛的高温到来,整体高温强度也较常年同期更高。
冷空气即将“出手” 立秋前后高温暴雨逐渐减弱
好消息是,副热带高压的“对手”要来了。8月6日开始,随着西风槽继续东移,槽后冷空气将经由内蒙古东部、东北一带南下,受其影响,8月7日起,副热带高压-大陆高压的联合体将大幅减弱南退。这样一来,“暴雨夹高温”的局面将被打破。
随着“立秋”节气的到来,川渝一带,高温强度将从6日减弱,40℃以上的酷热缩减。四川省气象台的预报显示,未来三天,盆地东部南部最高气温在35℃至37℃,而西部地区则将降至32℃至35℃。11日起,随着降雨增多,川渝高温将进一步缩减。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吴冰清
下一篇: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历史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