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洋)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东城区城管委获悉,从今年6月下旬开始,东城区通过宣传引导、执法震慑、源头治理等多项行动,集中开展电动自行车专项治理工作,截至目前,累计查处非机动车违法行为4600余起。
东城区城管委副主任刘昊表示,为推动非机动车、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东城区强化源头管控,建立精细化监管体系,实施“周检全覆盖+暗访闭环”,确保违规问题动态清零,并协同外卖、快递平台完善骑手惩戒机制;强化执法震慑,路面隐患严管重罚,对充电隐患实施铁腕清剿。截至目前,累计查处非机动车违法行为4600余起,检查小区2400余个、楼栋6300余栋。通过系列措施,治理成效显著。
昨日上午,北青报记者跟随东城区交通部门调研电动自行车治理成效。在广渠门路口,东城交通支队设置了宣传站点,对非机动车不文明交通行为开展宣传。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尽管路口有交警值守,但电动自行车的违法行为仍很常见,每隔一两分钟就能看到电动车骑行人在人行道上骑行、逆行。为此,交警在路口设置了“微课堂”,拦截违法车辆进行教育。
在众多电动车乱象中,让人诟病的还有乱停放导致的公共环境混乱。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往往是电动自行车乱停放的高发区域。在地铁7号线磁器口站G口因毗邻商务楼宇,附近有多家餐饮门店、美食广场,成为外卖电动车扎堆区域。用餐高峰期外卖小哥蜂拥而至,更有部分抢单外卖员在便道上骑行,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为此,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组建了“底商治理志愿者服务队”。体育馆路街道东厅社区党委书记尹佳佳介绍,社区招募商户代表和居民加入,定期开展培训并建立轮值制度,现场引导外卖车辆有序停放。
此外,东城区城管委昨起联合电池安全检测公司进社区为居民提供免费检测服务。北京全来电科技有限公司经理朱晓鹏介绍,“检测前需要居民提前登记人员信息、车辆信息和电池信息,以便检测完成后进行赋码操作,检测为正常的电池和车辆赋‘绿码’,检测为高风险的则赋‘红码’,这个步骤主要是为了落实‘一车一池一充一码’监管工作,后续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通过扫码查询处理。”
东城区城管委能源管理科科长王冕介绍,未来两周,东城区还将陆续在永定门外、天坛、体育馆路等6个街道的核心社区推广该模式,并争取在一个月内完成全区范围的电动自行车电池检测工作,让“政策”跑在“风险”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