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小钱戴出周大福即视感,视觉效果堪比黄金。”“不是黄金买不起,而是沙金更有性价比”…近年来,一股沙金饰品佩戴热潮在年轻消费者中悄然兴起。这类外观酷似足金、售价却极为亲民的首饰迅速走红,成为高金价时代下的平替选择。但记者调查发现,火爆消费的背后,存在着个别商家误导消费者等诱导行为,由此引发公众对行业规范及消费透明度的关注。
金价持续上涨
催生沙金饰品消费热潮
在金价持续上涨、消费市场收缩的大背景下,沙金饰品迎来“热潮”。
据介绍,沙金是产于河流底层或低洼地带、与石沙混杂在一起,经过淘洗出来的黄金。露在地面的金矿石,经过长期的风吹雨打后风化崩裂,金脱离了矿脉在泥沙中顺水而下并沉积,形成沙金。而黄金通常指成色达到99.6%以上的纯金,与黄金相比沙金的含金量普遍较低,含金量不足10%,多集中在2%~5%之间。由于从含金量微乎其微的沙金中提取1克纯金成本高昂,因此不少厂家选择直接将未经提纯的沙金制成首饰。此外,与传统“金包银”饰品相比,沙金饰品在外观上更贴近足金饰品,不易褪色“露馅”,售价还低,因此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消费者陈女士告诉记者,自己之所以选择购买“沙金”首饰,一方面是因为其款式新颖,设计感强且价格便宜;另一方面是它可作为自己的婚礼道具,丢了也不心疼。教培从业者岳女士则调侃说道:“不是黄金买不起,而是沙金更有性价比。”
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上搜索发现,销售沙金饰品的店铺众多。一家商家客服称该店月销量超10万件,年复购量高达40万单。从商品展示图来看,这些饰品外观色泽饱满、造型精巧,看起来与黄金首饰几无差异。
沙金手链竟能被磁铁吸起
所谓的“越南沙金”只是噱头
虽然沙金给人一种天然黄金副产品的印象,但实际上,当前市面上销售的绝大多数“沙金饰品”与真正的沙金并无关系。
6月25日,陈女士在佩戴所谓“沙金”手链后,发现其竟能被磁铁吸起,于是借用光谱仪对饰品进行了材料检测,结果发现该手链材质是铜镍合金,甚至含有铅、镍等潜在有害成分。“我觉得有些商家的宣传还是存在引导性的问题,虽然不指望它里面有多少黄金,但至少不应该有镍。”陈女士认为。记者经过调查发现,多数所谓的“沙金”饰品,实为电镀的合金材质,甚至有些完全不含黄金成分。而宣传所谓的“越南沙金”“缅甸沙金”“泰国沙金”更多则是一种噱头。
18k、24k、999纯度随便刻
批发只要几元钱
广东省海丰县梅陇镇是首饰加工专业镇,素有“中国首饰之都”的称号。行走在梅陇镇街头,密密麻麻的首饰工厂招牌随处可见。而这里的首饰加工工厂大多设在居民楼里,所占面积都不大。记者以批发看货为名,来到一家名为“御赐金家”的首饰厂。在成品仓库,满屋子到处都是金光闪闪的首饰。
厂家负责人介绍,较粗的沙金项链,批发价为70元1串。较细的沙金项链,批发价为50元1串。至于较小的戒指,价格只要两三元一个。这些首饰根据不同规格、款式、重量,在这家工厂的批发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在兜售的过程中,这位负责人特地向记者强调,自家生产的这些沙金饰品品质非常好,不仅色泽质感和真正的黄金十分相似,就连重量也所差无几。这位负责人还说,自家的这些“沙金”首饰,拿去零售绝对可以以假乱真,当记者表示疑惑时,他告诉记者,镇上的饰品厂很多都是做这个生意的,一个网红都能卖十万件。
随后记者来到一家名为“金泰盛”的首饰厂,工厂的工作人员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你去外面卖,当黄金卖也行。有人就说沙金是黄金,卖几百块钱。”原来,这个厂家的一些客户,以搞活动、打折促销为名,公开以黄金的名义销售这些沙金饰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躲避监管。为了让记者相信自己所言非虚,工作人员还把记者带到仓库,并告诉记者,自己的工厂不仅各式各样的货源一应俱全,还提供各种黄金品牌的包装盒。在现场,记者就看到了印有“老凤祥”字样的首饰包装盒。
在梅陇镇上,另外一家名为“金雅丽”的珠宝厂,这里生产的“沙金”手链上,直接印上了999的字样,老板告诉记者,印着这样的字样,的确可以方便客户以999千足金的名义进行销售。
除了海丰县,在惠州也有很多沙金饰品工厂,在一家名为“OPK腾翼”的首饰工厂,一位首饰厂工作人员开门见山告诉记者,18k、24k、999,都只是产品的销售噱头,客户需要哪种就可以在首饰上刻哪种字样。
给钱就办“鉴定证书”
鉴定机构助纣为虐
这些所谓的“沙金”饰品,印上999千足金的字样,再搭配上检测报告和品牌商的包装盒,很多消费者难辨真假,但批发价只有几块、几十块不等,显然不可能是真正的黄金,那所谓“沙金”究竟是什么材料的呢?
带着沙金首饰是否含有黄金的疑问,记者最终以130元的价格,在“御赐金家”工厂购买了两串沙金项链,又在工厂不远处的“中国商业联合会珠宝首饰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把购买的两串沙金项链进行了检测。检测机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条所谓的沙金项链,根本不含任何黄金成分。但他又说,在梅陇镇上,沙金产品究竟含不含金、含多少金,可都是由他们这样的检测机构说了算。这样一件不含一点黄金成分的项链,其实也可以制作黄金鉴定证书。原来商家需要给一款产品出具鉴定证书时,只需拿一个样品进行检测,如果这个样品是货真价实的足金,就可以出具大批量的鉴定证书,并且每个证书都会加盖钢印、带有不同编号。这位鉴定人员强调,只要是按件支付了鉴定费用,商家想要多少证书就可以出具多少张证书。至于商家拿着这些鉴定证书用到哪、怎么用,他们一概不管。
在梅陇镇,能够为沙金制作黄金鉴定证书的机构不止一家。记者来到一家名为“金国检珠宝检测”的机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可以为沙金首饰出具鉴定证书,证明它是真正的黄金。如果检测量大的话,检测费用还可以优惠。在调查中,梅陇镇的不少“沙金”厂家还以铜镀24K金的说辞来进行营销。记者带着购买的多款不同类型的沙金首饰,来到梅陇镇另一家名为“中质信诚”的珠宝检测中心进行检测。经过检测,原来这些所谓的沙金,金的含量分别为0.58%和0.48%,其余绝大部分成分是铜,金的含量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
以假充真销售“沙金”
金额过大或触犯刑法
除了成分存疑外,不少消费者还反映佩戴“沙金”饰品后出现皮肤过敏、红肿发痒等问题。在黑猫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平台上,已有消费者就“佩戴沙金饰品导致过敏”向相关电商平台维权。陈女士也称其佩戴第二天时出现皮肤红肿情况,之后不得不停止佩戴。
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沈美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一些合金特别是一些镀金的首饰比较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原因是镀金本身有些酸碱的成分在里头,如果清洗不得当,首饰里面就会存留一些有害元素,这种元素会导致一些人有过敏的反应。
与此同时,针对沙金饰品行业部分商家虚假宣传的情况,有法律界人士向记者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到一定数额,则有可能面临罚金、拘役或有期徒刑等处罚。
多名受访的业界人士认为,沙金饰品的火爆反映了年轻消费群体对“时尚+性价比”的强烈需求,也折射出高金价时代下在产品结构上的供需错配。“花小钱”可以是一种生活智慧,但不能成为造假逐利的遮羞布。在追求性价比的同时,消费者有权获得透明的产品信息。因此无论是平台、商家,还是监管部门,都应该在伪黄金产业链上画出质量红线,行业发展应该更加规范。
业界人士同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沙金时应选择正规渠道,而且要了解产品的详细信息并查证相关质量认证信息,避免将饰品与投资品混淆。据央视、新黄河
下一篇:大宁河读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