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慈玉鹏 北京报道
目前,信用卡业务正在持续降本增效。
近日,某国有银行公告表示,将于2025年9月14日起,对信用卡账户因逾期所产生的相关诉讼类费用,一并计入涉诉信用卡的账单中。
目前信用卡业务已进入存量竞争时代,部分信用卡产品权益相对缩水,信用卡业务更加重视提高质量和效益。
分行试点开展
上述国有银行公告显示,信用卡逾期后,计入账单的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诉讼费、仲裁费、财产保全费、差旅费、执行费、评估费、拍卖费、公证费、送达费、公告费、律师费等,将按照司法判决或仲裁裁决结果,逐笔或合计一笔(涉及上述多项费用时)计入涉诉的信用卡账单中。上述费用不计收利息及违约金。该行自2025年9月14日起,将先从上海市分行涉诉信用卡账户试点开展。
除此之外,银行信用卡业务也通过其他方式降低支出。《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多家银行宣布调整部分高端信用卡产品权益及活动内容,提高使用门槛、调整适用范围等。
例如,某股份行公告表示,自今年9月1日起经典版白金信用卡年费优惠规则予以调整。其中,新更换的芯片版经典白金信用卡要从原本“1万积分免年费”变为“1万积分+18万元刚性消费免年费”。同时,附卡权益也出现调整,原先是5000永久积分免年费,调整后需额外再消费满10万元,才可以享受兑年费。
存量竞争加剧
央行今年发布《2024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全国共开立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7.27亿张,同比下降5.14%;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52张,同比下降3.7%。
近五年来,信用卡存量规模曾在2021年达到高点,但自2022年第四季度信用卡发卡量达到8.07亿张以来,信用卡发卡量已连续九个季度呈现下降趋势,累计减少了8000万张。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5日,今年获批终止营业的银行信用卡分中心已超40家。
北京地区一位国有银行人士告诉记者,信用卡市场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竞争,这要求银行信用卡业务应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随着金融市场近些年的发展,信用卡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除了传统银行,新兴的金融科技公司也大力拓展消费金融业务,推出了各种类似信用卡功能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消费者对信用卡的依赖度有所降低,增加了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压力。
另一家华东地区城商行人士告诉记者,信用卡的定位正在改变,此前信用卡是银行链接零售客户的利器,通过信用卡产品,银行可实现沉淀客户交易数据、进行客户存贷款交叉销售等,但目前手机端App更能实现链接客户的功能,信用卡的链接效用在降低。
(编辑:朱紫云 审核:何莎莎 校对:翟军)
下一篇:江苏南通沿海迎来“小开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