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风云君的研究笔记)
上周市场冲高回落,主要宽基指数悉数回调,“反内卷”行情热度回落,但量能依旧维持1.8万亿左右,市场情绪依旧维持良好态势。
伴随着七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及中美新一轮关税谈判的落地,政策及消息面暂时缺乏增量指导信息,“反内卷”逐渐从预期交易向具体行业过渡,市场博弈情绪虽有降温,大宗商品及权益市场相关方向均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调。
那么,上周私募各策略的表现如何呢?
一、CTA策略:涨跌各半,个别产品表现突出
上周商品板块震荡,黑色、能化、有色金属、农产品及贵金属均较上周反转,周内震荡下跌。黄金、原油整体震荡。黄金本周在阶段性低位盘整,周五夜盘跟随COMEX黄金大幅反弹。美国跟日、欧、韩主要贸易伙伴达成协议,以及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鲍威尔对9月降息鹰派表态,黄金周内回落明显。美俄制裁升级以及伊朗原油出口风险影响,叠加需求端夏季用油高峰,原油短期内支撑力度较强。
股指方面,日内反转较多,日间也有反转。
CTA各家的表现差异比较大,分化显著。其中,黑翼是CTA+量化选股策略,以量价因子为主的全市场选股模型,叠加CTA策略,起到了增厚收益,平滑波动的效果。
风云君观察到,前段时间迎来一波行情的部分商品,但上周出现了较大的反转,焦煤、玻璃单周跌幅近20个点。
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郑商所、大商所相继发布了风险提示,并提高部分品种的手续费后,引发了市场不小的波动;
二是ZZJ会议上,对前期炒作热点“反内卷”的表述进行了修改,较之前略显谨慎,对市场造成了比较大的预期差。
当然,上周的反转算是比较突然的,对商品仓位较重的管理人,非常考验其短期交易或者止盈止损能力。
可以看到部分CTA、宏观策略的私募,上周都出现了一定的回撤,主要原因就是在此。
这次商品的突然回调,风云君也有两点感受。
一是盈亏同源
比如一些纯商品的量化CTA已经连续涨了3周,面对上周商品的反转情况下,有回调是合理的。再比如一些空黑色的主观CTA管理人,连续跌了好几周,在上周反而吃到了肉。在这种大起大落的商品行情下,已经持有相关私募的投资人朋友一定要了解清楚涨和跌的原因,挣的明白、亏的明白,才能更好的把握住后市的机会。
二是在短期回撤面前,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策略的长期赚钱逻辑
面对净值回撤,还是一贯的观点,没有哪个策略会一直有效,阶段性的出现一些波动其实是很正常的。针对净值回调的产品,我们投资人最关键的还是搞清楚是策略短期问题,还是长期失效。对于短期问题,风云君建议,最好的方式是还是管住自己的手。
所以,如果你的持仓中有CTA或者宏观对冲产品,也不用慌张,先看清它的上周涨跌的归因是什么。另外我们投资者也可以身历其境去感知一下市场,辨别这个波动是不是在正常范围内。综合下来如果你认为策略只是短期不适应,长期依然有效的话,也就不用特别担心了。
二、宏观策略:整体为负,产品表现分化显著
上周股债相关性负相关水平持续增强,绝对值处于中位水平。长期权益波动率连续3周上涨,恐慌指数稳定。但受国内外宏观数据、政策方向集中披露影响,大类资产均大幅反转,对管理人形成考验。国内权益小幅收跌,债券微幅上涨,国内商品多数下跌;美股下跌、美债上涨、黄金上涨、原油上涨,美元上涨。
各宏观策略管理人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长雪全天候和交睿得益于国内债券的贡献,跌幅相对小一些。
三、量化多头:整体收跌,超额表现分化显著
上周日均成交量依旧保持1.8万亿左右,时序波动率上升、截面波动率下降。小微盘股估值溢价率持续提升,小市值成交拥挤度持续下降,总体相对健康。
具体来看,500指增条线,超量子、黑翼、念觉超额较为强势;1000指增条线,千衍、茂源、稳博则拔得头筹;量化选股条线,龙旗、孝庸则较为突出。
四、主观多头:多数为负,个别产品表现突出
上周虽然A、港股全面收跌,但仍有个别产品逆势上涨。
青侨阳光、泽元、正圆表现突出。
泽元一直专注在港股捡烟蒂,非常注重“深度价值”,持仓的行业足够分散,个股足够便宜,专捡“市场不要的便宜货”,赌的是估值修复。在2、3年前就挖掘到了很多估值极低的创新药标的,分散持有,今年也是收获颇丰。近期管理人也多次表示,对于目前的行情,保持谨慎的态度,继续等待市场错杀的机会。
五、其他策略:中性策略整体上涨,套利策略多数为正
市场中性方面,上周中证500超额回落,其余指增相对稳定,贴水提升至年化12%左右水平,依旧处于正常区间。套利策略方面,市场波动率处于历史低位略上升,流动性好,运行平稳。
市场中性多数上涨,平方和、量派、量魁等管理人涨幅居前。
套利策略多数为正,俊丹、展弘等管理人涨幅居前。
抛开因情绪化交易主导的回调,综合流动性宽松、经济弱复苏与基建增量多方支撑,商品市场中长期配置价值还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