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安徽经济网
在东部战区总医院肾脏科,副主任医师程东瑞被患者称为“生命的摆渡人”。这位兼具军医与学者双重身份的医者,深耕肾脏病诊疗与研究近十年,在器官移植战场、抗疫一线和科研前沿书写着对生命的敬畏。
掌灯,为生命点燃星火
程东瑞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后在南京大学医学院完成研究生学业,多年师从刘志红院士,从事肾脏移植临床工作10余年,独立主刀肾移植手术数百例。丰富的临床经验,将他锤炼成了“内外兼修”的移植专家。
2020年早春,一封盖着南部战区陆军某部印章的感谢信送到程东瑞手中。士官刘九龙在信里回忆起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移植肾突发排斥反应,肌酐值飙升至危急值。得益于联勤保障部队的跨战区转诊机制,程东瑞团队第一时间接收患者并组织多学科会诊,通过精准制定抗排斥治疗方案,最终化解危机,帮助战士重返训练场。
摆渡,让爱的传递跨越生死
程东瑞不仅医术精湛,更以无私奉献诠释医者仁心。2017年,他主动签署器官捐献志愿书,成为中国器官捐献事业的坚定践行者。在2018年6月11日“中国器官捐献日”南京总医院活动中,他公开表示:“死亡不是离开,而是以另一种方式活着。”并号召医务工作者加入捐献行列。这份对生命的敬畏与传递大爱的行动,感染了现场众多同行,彰显了救死扶伤精神的深层延续。
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面前,程东瑞屡次冲锋在前。2021年7月南京疫情期间,曾参与火神山抗疫的他再次临危受命,连夜带领9人医疗突击队驰援建邺区。历时一个月,辗转国际博览中心采样点、多个隔离酒店等高风险区域,顶着酷暑与暴雨完成数万人次核酸采样。他和队友们以“哪里需要就去哪里”的信念,实现任务零差错、人员零感染,为疫情防控筑起坚实屏障。
破浪,在科研深海中开辟航路
临床实践之外,程东瑞积极推动科研创新。2024年10月,他与谢柯楠联合发表《泰它西普在肾移植中的应用》研究,通过对110例患者的回顾性分析取得突破性发现:泰它西普对IgA肾病合并AMR(抗体介导排斥反应)、FSGS(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及TCMR(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等多种排斥反应安全有效,患者用药6个月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显著下降,且血肌酐水平保持稳定。该研究首次揭示间质纤维化与基线血肌酐是肾功能预后的关键风险因素,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新方向。
“我们既是生命的守护者,也是生命的传递者。”从手术台到抗疫战场,从实验室到捐献宣传台,程东瑞的初心始终清晰如初,他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军医的使命维度——每一次全力以赴,都是对生命最庄严的致敬。